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系统(传输系统)论文--跳频与扩展频谱通信系统论文--扩频通信论文

便携无线通信设备窄带干扰抑制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3-15页
主要数学符号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论文主要贡献第17页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第17-20页
第二章 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常见窄带干扰分类和模型第20-23页
        2.2.1 单音连续波干扰第21-22页
        2.2.2 自回归随机干扰第22页
        2.2.3 数字调制干扰第22页
        2.2.4 跳频干扰第22-23页
    2.3 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第23-27页
        2.3.1 时域预测技术第24-25页
        2.3.2 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第25-26页
        2.3.3 码辅助干扰抑制技术第26-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便携无线通信平台窄带干扰抑制技术需求与分析第28-32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应用场景第28页
    3.3 功能需求与分析第28-30页
        3.3.1 射频开关控制第29页
        3.3.2 输入功率控制第29页
        3.3.3 窄带干扰抑制第29-30页
    3.4 性能需求与分析第30-31页
        3.4.2 处理时延指标第30页
        3.4.3 功率控制时间指标第30-31页
        3.4.4 差错概率指标第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窄带干扰抑制关键算法设计第32-56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仿真系统设计第32-36页
        4.2.1 帧结构设计第32-33页
        4.2.2 仿真模型设计第33-34页
        4.2.3 干扰模型设计第34-36页
    4.3 码辅助干扰抑制算法第36-48页
        4.3.1 算法原理第36-38页
        4.3.2 改进型码辅助算法第38-41页
        4.3.3 定频窄带干扰性能仿真第41-46页
        4.3.4 跳频干扰性能仿真第46-48页
    4.4 频域陷波干扰抑制算法第48-55页
        4.4.1 算法原理第48-50页
        4.4.2 实现步骤第50-51页
        4.4.3 定频窄带干扰性能仿真第51-55页
    4.5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码辅助干扰抑制技术方案设计与实现第56-78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实现平台第56-58页
        5.2.1 便携无线通信设备介绍第56-58页
        5.2.2 FPGA资源汇总第58页
    5.3 物理层信号处理流程第58-61页
        5.3.1 组帧流程第58-60页
        5.3.2 总体架构第60-61页
    5.4 FPGA关键模块设计第61-68页
        5.4.1 模拟AGC模块第61-64页
        5.4.2 数字下变频模块第64-65页
        5.4.3 时间同步模块第65-68页
    5.5 码辅助干扰抑制模块设计第68-76页
        5.5.1 组帧处理模块第68-70页
        5.5.2 P矩阵计算模块第70-73页
        5.5.3 采样恢复模块第73-75页
        5.5.4 功率归一化模块第75-76页
    5.6 资源消耗分析第76-77页
    5.7 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干扰抑制性能测试与分析第78-89页
    6.1 引言第78页
    6.2 测试场景第78-79页
    6.3 模拟AGC测试第79-82页
        6.3.1 测试方法第80页
        6.3.2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80-82页
    6.4 定频干扰抑制性能测试第82-86页
        6.4.1 测试方法第82页
        6.4.2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82-86页
    6.5 跳频干扰抑制性能测试第86-88页
        6.5.1 测试方法第86-87页
        6.5.2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87-88页
    6.6 小结第88-89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89-91页
    7.1 本文总结第89-90页
    7.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个人简历第94-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学位论文评审后修改说明表第96-97页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振动传感定位视频监控技术
下一篇:基于OMAP-L138的DMR数字集群通信协议基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