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观点评析与创新 | 第13-15页 |
1.3.1 学者主流观点及评析 | 第13-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概述 | 第15-23页 |
2.1 个人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2.1.1 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个人信息的一般特征 | 第15-16页 |
2.2 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新特点 | 第16-18页 |
2.2.1 非私密性 | 第16-17页 |
2.2.2 商家集中可控性 | 第17页 |
2.2.3 传播迅速广泛性 | 第17页 |
2.2.4 易被非法利用性 | 第17-18页 |
2.3 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 | 第18-23页 |
2.3.1 隐私权客体说 | 第18-19页 |
2.3.2 所有权客体说 | 第19页 |
2.3.3 一般人格权客体说 | 第19-20页 |
2.3.4 观点整合 | 第20-23页 |
3 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比较研究 | 第23-28页 |
3.1 国外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状况 | 第23-26页 |
3.1.1 美国 | 第23-24页 |
3.1.2 德国 | 第24-25页 |
3.1.3 日本 | 第25-26页 |
3.2 各国(地区)对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3.2.1 法与权属 | 第26页 |
3.2.2 监督与责任 | 第26-27页 |
3.2.3 比较总结 | 第27-28页 |
4 我国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现状 | 第28-31页 |
4.1 现行相关法律 | 第28-29页 |
4.1.1 《民法通则》的规定 | 第28页 |
4.1.2 《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 第28页 |
4.1.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 第28-29页 |
4.2 其他规定和港台地区立法简介 | 第29-31页 |
4.2.1 相关司法解释 | 第29页 |
4.2.2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相关法律 | 第29-31页 |
5 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侵害表现与典型案例分析 | 第31-35页 |
5.1 具体危害 | 第31-32页 |
5.1.1 跟踪购物者痕迹侵害个人信息 | 第31页 |
5.1.2 侵害个人信息业务专营化 | 第31-32页 |
5.1.3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的侵权行为 | 第32页 |
5.2 铁路购票网站用户信息泄露案 | 第32-35页 |
5.2.1 案件事实经过 | 第32-33页 |
5.2.2 评价分析 | 第33-35页 |
6 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完善 | 第35-41页 |
6.1 完善理由 | 第35-36页 |
6.1.1 民法具体保护规定的缺失 | 第35页 |
6.1.2 相应司法解释的不足 | 第35-36页 |
6.1.3 必要性和迫切性 | 第36页 |
6.2 完善建议 | 第36-41页 |
6.2.1 责任类型的选择 | 第36-37页 |
6.2.2 完善《侵权责任法》 | 第37-38页 |
6.2.3 完善《合同法》 | 第38页 |
6.2.4 加快配套相关司法解释 | 第38页 |
6.2.5 特别注意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