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碳载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碳载体材料简介第16-17页
        1.1.1 碳纤维简介第16页
        1.1.2 氧化石墨烯简介第16-17页
        1.1.3 活性炭简介第17页
    1.2 普鲁士蓝简介第17-20页
        1.2.1 普鲁士蓝的结构及性质第17-18页
        1.2.2 普鲁士蓝的合成方法第18-20页
        1.2.3 普鲁士蓝的应用第20页
    1.3 纳米镍简介第20-21页
        1.3.1 纳米镍的性质及应用第20-21页
        1.3.2 纳米镍的化学合成方法第21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1 选题背景第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普鲁士蓝/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分离水中铯的应用第22-48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5页
        2.2.1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2.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3 分析检测仪器第24-25页
    2.3 实验部分第25-26页
        2.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25页
        2.3.2 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5页
        2.3.3 普鲁士蓝/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5-26页
        2.3.4 电化学分析第26页
        2.3.5 红外光谱分析第26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6-33页
        2.4.1 电泳沉积石墨烯的最佳条件第26-28页
        2.4.2 普鲁士蓝/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29页
        2.4.3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29-30页
        2.4.4 材料的红外光谱表征第30-31页
        2.4.5 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场发射透射电镜表征第31-32页
        2.4.6 材料的X-射线衍射表征第32-33页
        2.4.7 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33页
    2.5 吸附实验第33-41页
        2.5.1 准备实验第33-34页
        2.5.2 pH的影响第34-35页
        2.5.3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5-38页
        2.5.4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38-41页
        2.5.5 盐湖卤水中铯离子的吸附实验第41页
    2.6 脱附实验第41-47页
        2.6.1 准备实验第41-42页
        2.6.2 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42-43页
        2.6.3 材料的X-射线衍射表征第43-44页
        2.6.4 材料的扫描电镜表征第44-45页
        2.6.5 铯脱附过程第45-46页
        2.6.6 pH的影响第46-47页
    2.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纳米镍/活性炭复合材料的超声制备及其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48-62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8-50页
        3.2.1 实验试剂第48-49页
        3.2.2 实验仪器第49-50页
        3.2.3 分析检测仪器第50页
    3.3 实验部分第50-52页
        3.3.1 螯合活性炭的制备第50-51页
        3.3.2 纳米镍/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1页
        3.3.3 红外光谱分析第51-52页
        3.3.4 电化学分析第52页
    3.4 纳米镍/活性炭复合材料的表征第52-56页
        3.4.1 红外光谱表征第52-53页
        3.4.2 X-射线衍射表征第53-54页
        3.4.3 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第54页
        3.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54-55页
        3.4.5 电化学表征第55-56页
    3.5 纳米镍/活性炭复合材料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56-61页
        3.5.1 准备实验第56页
        3.5.2 2,6-二氯苯酚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第56-57页
        3.5.3 pH的影响第57-58页
        3.5.4 超声功率的影响第58页
        3.5.5 超声时间的影响第58-59页
        3.5.6 催化和超声波协同作用的研究第59-60页
        3.5.7 2,6-二氯苯酚的降解机理研究第60-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结构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复合型狄拉克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