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电能在新能源转化中的应用 | 第9-11页 |
1.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11-15页 |
1.2.1 极材料 | 第11-14页 |
1.2.2 负极材料 | 第14-15页 |
1.3 钒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 第15-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钒酸铵纳米片的制备 | 第20-31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实验和表征 | 第20-23页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0-21页 |
2.2.2 样品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21-22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2.3.1 产物组成分析 | 第23-26页 |
2.3.2 水热反应对(NH_4)_2V_3O_8的影响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VO_2-RGO纳米片的制备 | 第31-42页 |
3.1 前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和表征 | 第32-34页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2页 |
3.2.2 样品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32-33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3.1 由(NH_4)_2V_4O_9制备二氧化钒纳米片 | 第34-36页 |
3.3.2 二氧化钒-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6-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VO_2-RGO纳米片的锂电性能分析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和表征 | 第42-43页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2-43页 |
4.2.2 实验内容 | 第43页 |
4.3 锂电性能分析 | 第43-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A 物质命名及名词解释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