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6页 |
2.1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概念 | 第18页 |
2.2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特征 | 第18-20页 |
2.3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2.4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衡量标准 | 第21-23页 |
2.5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5.2 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2.5.3 经营城市理论 | 第25-26页 |
3.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 第26-33页 |
3.1 南昌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具体实施措施及成效 | 第26-30页 |
3.1.1 水务方面 | 第27-28页 |
3.1.2 燃气方面 | 第28-29页 |
3.1.3 环卫方面 | 第29页 |
3.1.4 节能环保方面 | 第29-30页 |
3.2 南昌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3.2.1 基础配套设施落后,阻碍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 | 第30页 |
3.2.2 公私合作带来的腐败、寻租问题 | 第30-31页 |
3.2.3 市场化过程中的管控环节上,政府未能合理定位 | 第31-32页 |
3.2.4 对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运行状况未能及时反馈信息 | 第32-33页 |
4. 南昌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4.1 资金方面 | 第33页 |
4.1.1 资金缺口较大 | 第33页 |
4.1.2 融资渠道单一 | 第33页 |
4.2 观念方面 | 第33-34页 |
4.3 体制方面 | 第34-35页 |
4.3.1 缺乏相关法律制度 | 第34页 |
4.3.2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 第34-35页 |
4.4 机制方面 | 第35-37页 |
4.4.1 缺乏合理的价格调配机制 | 第35页 |
4.4.2 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 第35-37页 |
5. 其他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37-41页 |
5.1 深圳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37-38页 |
5.1.1 深圳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过程 | 第37页 |
5.1.2 深圳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过程中政府方面的举措 | 第37-38页 |
5.1.3 相关启示 | 第38页 |
5.2 杭州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38-41页 |
5.2.1 杭州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过程 | 第39页 |
5.2.2 杭州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过程中的改革举措 | 第39页 |
5.2.3 相关启示 | 第39-41页 |
6. 完善我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对策分析 | 第41-51页 |
6.1 改革原有的投融资模式 | 第41-43页 |
6.1.1 建立良好的公私伙伴关系 | 第41-42页 |
6.1.2 有效地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 第42页 |
6.1.3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金融工具 | 第42-43页 |
6.2 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 第43-44页 |
6.2.1 对各方进行合理定位,明确主体责任 | 第43-44页 |
6.2.2 提供机制性保障 | 第44页 |
6.3 提供完善的制度规章保证 | 第44-45页 |
6.3.1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6.3.2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 第45页 |
6.4 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 | 第45-47页 |
6.4.1 完善政府对企业的绩效评估 | 第46页 |
6.4.2 加大社会公众参与力度 | 第46-47页 |
6.5 基于PDCA模型建立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完善体系 | 第47-51页 |
6.5.1 计划到位阶段—Y1 | 第48-49页 |
6.5.2 责任到位阶段—Y2 | 第49页 |
6.5.3 检查到位阶段—Y3 | 第49页 |
6.5.4 激励到位阶段—Y4 | 第49-51页 |
7.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