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溶菌酶的概述 | 第11页 |
1.2 溶菌酶的应用研究 | 第11-13页 |
1.2.1 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溶菌酶在医药上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3 溶菌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3 溶菌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结晶法 | 第13页 |
1.3.2 离子交换法 | 第13页 |
1.3.3 亲和膜色谱法 | 第13-14页 |
1.3.4 超滤法 | 第14页 |
1.3.5 反胶团萃取法 | 第14页 |
1.3.6 凝胶层析法 | 第14-15页 |
1.4 固定化酶技术的定义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1 吸附法 | 第15页 |
1.4.2 包埋法 | 第15页 |
1.4.3 结合法 | 第15页 |
1.4.4 交联法 | 第15-16页 |
1.5 磁性纳米粒子的概述 | 第16页 |
1.6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6-19页 |
1.6.1 化学共沉淀法 | 第16-17页 |
1.6.2 高温分解法 | 第17-18页 |
1.6.3 微乳液法 | 第18页 |
1.6.4 金属还原法 | 第18页 |
1.6.5 水热合成法 | 第18-19页 |
1.6.6 溶胶-凝胶法 | 第19页 |
1.7 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19-20页 |
1.7.1 细胞分离 | 第19页 |
1.7.2 固定化酶 | 第19页 |
1.7.3 靶向给药 | 第19-20页 |
1.8 生物活性玻璃的概述 | 第20页 |
1.8.1 生物活性玻璃的简介 | 第20页 |
1.8.2 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 | 第20页 |
1.9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9.1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简介 | 第20-21页 |
1.9.2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 | 第21页 |
1.10 立题背景及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溶菌酶适配体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蛋清中溶菌酶的分离 | 第23-44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4-25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4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3.1 基于溶菌酶适配体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5页 |
2.3.2 基于溶菌酶适配体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25-26页 |
2.3.3 吸附水溶液中溶菌酶的研究 | 第26-27页 |
2.3.4 蛋清中溶菌酶的分离纯化 | 第27页 |
2.3.5 溶菌酶的活力测定 | 第27-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42页 |
2.4.1 基于溶菌酶适配体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8页 |
2.4.2 基于溶菌酶适配体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28-35页 |
2.4.3 基于特定适配体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吸附水中溶菌酶的研究 | 第35-41页 |
2.4.4 基于溶菌酶适配体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分离纯化蛋清中的溶菌酶 | 第41-42页 |
2.4.5 洗脱液中溶菌酶活力的测定 | 第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及其对溶菌酶的固定化应用 | 第44-63页 |
3.1 前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5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3.3.1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的制备 | 第45页 |
3.3.2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 | 第45页 |
3.3.3 载体对溶菌酶的固载与洗脱 | 第45-46页 |
3.3.4 多级孔材料表征 | 第46页 |
3.3.5 酶活力的测定 | 第4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6-61页 |
3.4.1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载体材料的表征 | 第46-50页 |
3.4.2 多级孔生物活性玻璃载体材料固载溶菌酶条件优化 | 第5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