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基于过程视角的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研究

摘要第5-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24-4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4-27页
        1.1.1 选题背景第24-26页
        1.1.2 研究意义第26-2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39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27-3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34-39页
        1.2.3 研究述评第39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39-40页
        1.3.1 研究思路第39页
        1.3.2 研究内容第39-4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40-44页
        1.4.1 研究方法第40-41页
        1.4.2 技术路线第41-44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工具第44-52页
    2.1 概念界定第44-47页
        2.1.1 公共投资项目第44-45页
        2.1.2 方案选择第45-47页
    2.2 理论工具第47-52页
        2.2.1 公共选择理论第47-48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48-49页
        2.2.3 程序公正性理论第49-50页
        2.2.4 动态群决策理论第50-52页
第3章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现状分析第52-72页
    3.1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现状第52-53页
    3.2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第53-58页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第53-55页
        3.2.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第55-56页
        3.2.3 利益相关者参与方案选择的必要性第56-58页
    3.3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存在的问题第58-66页
        3.3.1 公民参与形式化第59-62页
        3.3.2 决策者缺乏中立性第62-63页
        3.3.3 决策标准模糊第63-65页
        3.3.4 决策过程随意第65-66页
    3.4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问题的成因分析第66-72页
        3.4.1 决策观念的偏差第66-68页
        3.4.2 公民议程的缺位第68-69页
        3.4.3 需要兼顾多方利益诉求第69-70页
        3.4.4 信息的封闭第70-71页
        3.4.5 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第71-72页
第4章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的过程重构第72-94页
    4.1 过程重构的现实意义第73-75页
        4.1.1 由决策“结果”观转向“过程”观第73-74页
        4.1.2 由公众的“形式性”参与转向“实质性”参与第74页
        4.1.3 由“单向”模式转向“交互”模式第74-75页
        4.1.4 由“事后评价”转向“事中控制”第75页
    4.2 过程重构的价值导向第75-81页
        4.2.1 过程的公正性第76-78页
        4.2.2 过程的交互性第78-79页
        4.2.3 过程的可控性第79-81页
    4.3 过程重构的程序化安排第81-86页
        4.3.1 准备阶段第82-83页
        4.3.2 论证阶段第83-86页
        4.3.3 公示阶段第86页
    4.4 过程要素分析第86-94页
        4.4.1 决策参与者第88-91页
        4.4.2 决策平台第91-92页
        4.4.3 决策标准第92-93页
        4.4.4 决策方法第93-94页
第5章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的标准设立第94-132页
    5.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第94-97页
        5.1.1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第95页
        5.1.2 指标体系的适用性第95页
        5.1.3 指标体系的灵活性第95-97页
    5.2 指标初选第97-103页
        5.2.1 项目运行维度第97-98页
        5.2.2 经济维度第98-99页
        5.2.3 社会维度第99-101页
        5.2.4 资源与环境维度第101-103页
    5.3 指标筛选第103-105页
        5.3.1 筛选方法第103页
        5.3.2 问卷调查第103-104页
        5.3.3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04-105页
    5.4 指标确认第105-121页
        5.4.1 项目运行维度第105-107页
        5.4.2 经济维度第107-109页
        5.4.3 社会维度第109-116页
        5.4.4 资源与环境维度第116-121页
    5.5 指标赋权第121-132页
        5.5.1 主成分分析法第122-123页
        5.5.2 问卷描述统计第123-125页
        5.5.3 确定指标权重第125-129页
        5.5.4 指标赋权结果第129-132页
第6章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的方法确定第132-146页
    6.1 交互式群决策原理第132-133页
    6.2 地方公共投资项目方案选择的交互式决策模型第133-139页
        6.2.1 决策问题描述第133页
        6.2.2 专家群体交互决策第133-135页
        6.2.3 公众群体交互决策第135-137页
        6.2.4 专家与公众权重的确定第137-138页
        6.2.5 专家与公众共同参与下的交互式决策模型第138-139页
    6.3 评分方法第139-141页
        6.3.1 指标评分第139-140页
        6.3.2 分项层评分第140页
        6.3.3 维度评分第140-141页
        6.3.4 综合评分第141页
    6.4 表达方法第141-143页
    6.5 评判方法第143-146页
        6.5.1 初始评判第143页
        6.5.2 维度评判第143-145页
        6.5.3 结果评判第145-146页
第7章 实证分析第146-174页
    7.1 项目概述第146-149页
        7.1.1 A市供水基本情况第146-147页
        7.1.2 项目提出第147页
        7.1.3 区域范围第147-149页
    7.2 备选方案第149-150页
        7.2.1 管道直饮水方案第149-150页
        7.2.2 自助式水屋方案第150页
        7.2.3 零方案第150页
    7.3 方案评价与排序第150-159页
        7.3.1 确定专家评分结果第150-151页
        7.3.2 确定公众评分结果第151-154页
        7.3.3 专家与公众权重的确定第154页
        7.3.4 确定方案评分第154-157页
        7.3.5 方案排序第157-159页
    7.4 建议方案第159页
    7.5 方案现实选择回溯第159-174页
        7.5.1 对项目结果的审视第160-170页
        7.5.2 对决策过程的审视第170-174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74-178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74-175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75-176页
    8.3 研究展望第176-178页
附录第178-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4页
后记第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证候与亚型:理论研究与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内部联系对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