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电磁干扰分析及FlexRay网络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3-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1.2 论文研究背景第18-26页
        1.2.1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第18-21页
        1.2.2 混合动力汽车电磁干扰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3 国内外FlexRay网络研究现状第22-26页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26-27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7-29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29-30页
第2章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电磁干扰分析第30-56页
    2.1 混合动力汽车电磁环境分析第30-32页
    2.2 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第32-38页
        2.2.1 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第32-33页
        2.2.2 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第33-36页
        2.2.3 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第36-38页
    2.3 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计算第38-51页
        2.3.1 整流电路的传导干扰第38-45页
        2.3.2 三相逆变器的传导干扰第45-51页
    2.4 车载网络电磁兼容能力分析第51-55页
        2.4.1 CAN总线健康度分析第51-54页
        2.4.2 FlexRay网络电磁兼容能力分析第54-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3章 FlexRay网络开发第56-93页
    3.1 FlexRay总线原理第56-68页
        3.1.1 FlexRay技术特点第56-58页
        3.1.2 FlexRay协议分析第58-68页
    3.2 FlexRay网络仿真模型开发第68-80页
        3.2.1 总体规划与网络结构设计第69-71页
        3.2.2 定义集群参数第71-73页
        3.2.3 定义节点参数第73-74页
        3.2.4 建立网络数据库第74-77页
        3.2.5 建立半实物仿真模型第77-80页
    3.3 网络硬件设计第80-86页
        3.3.1 节点硬件结构第80-82页
        3.3.2 主控制器MC9S12XF512硬件设计第82-84页
        3.3.3 总线驱动器TJA1080硬件设计第84-86页
    3.4 FlexRay节点软件设计第86-92页
        3.4.1 配置通信控制器第87-88页
        3.4.2 唤醒和启动第88-89页
        3.4.3 发送和接收程序第89-92页
    3.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4章 FlexRay网络调度算法研究第93-123页
    4.1 FlexRay网络静态段实时调度算法第94-103页
        4.1.1 实时调度技术第94-95页
        4.1.2 问题阐述第95-97页
        4.1.3 信号打包问题第97-100页
        4.1.4 静态段的实时调度第100-103页
    4.2 FlexRay动态段优化方法第103-114页
        4.2.1 动态段报文传输特性第104-106页
        4.2.2 动态段的可调度分析第106-110页
        4.2.3 动态段调度算法第110-111页
        4.2.4 动态段长度优化算法第111-114页
    4.3 仿真实验第114-121页
        4.3.1 静态段优化算法实验第114-119页
        4.3.2 动态段优化算法实验第119-121页
    4.4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5章 仿真验证及台架实验第123-134页
    5.1 FlexRay网络仿真实验第123-125页
        5.1.1 电信号测试第123-124页
        5.1.2 周期测试第124-125页
        5.1.3 报文数据长度测试第125页
    5.2 台架实验第125-133页
        5.2.1 台架功能及结构第126-129页
        5.2.2 EMC对比实验第129-133页
    5.3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34-138页
    6.1 全文总结第134-135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135-136页
    6.3 研究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8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自组网路由协议及路径决策模型研究
下一篇: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全程非水染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