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接收站冷能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LNG冷能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LNG冷能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LNG冷能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3 LNG冷能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LNG(火用)分析及系统评价方法 | 第15-29页 |
2.1 (火用)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2.1.1 (火用)分析指标 | 第15-16页 |
2.1.2 (火用)分析模型 | 第16-17页 |
2.2 LNG物性计算状态方程 | 第17-19页 |
2.3 LNG冷(火用)特性 | 第19-21页 |
2.4 LNG气化特性 | 第21-26页 |
2.4.1 LNG气化曲线 | 第21-23页 |
2.4.2 LNG气化过程分析 | 第23-24页 |
2.4.3 LNG气化(火用)损失分析 | 第24-26页 |
2.5 系统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2.5.1 能分析 | 第26页 |
2.5.2 (火用)分析 | 第26-27页 |
2.5.3 图像(火用)分析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LNG冷能不同利用工艺研究 | 第29-59页 |
3.1 LNG冷能用于发电工艺 | 第29-37页 |
3.1.1 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3.1.2 工艺模拟 | 第31-37页 |
3.2 LNG冷能用于空气分离 | 第37-45页 |
3.2.1 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3.2.2 工艺模拟 | 第39-45页 |
3.3 LNG冷能用于低温冷库 | 第45-48页 |
3.3.1 研究现状 | 第45-46页 |
3.3.2 工艺模拟 | 第46-48页 |
3.4 LNG冷能用于制取液态CO_2和干冰 | 第48-51页 |
3.4.1 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3.4.2 工艺模拟 | 第50-51页 |
3.5 LNG冷能用于低温粉碎 | 第51-54页 |
3.5.1 研究现状 | 第51-53页 |
3.5.2 工艺模拟 | 第53-54页 |
3.6 LNG冷能用于海水淡化 | 第54-56页 |
3.6.1 研究现状 | 第54-55页 |
3.6.2 工艺模拟 | 第55-56页 |
3.7 LNG冷能不同利用工艺的比较 | 第56-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LNG冷能梯级利用研究 | 第59-76页 |
4.1 LNG冷能梯级利用方案分析 | 第59-61页 |
4.1.1 空气分离+干冰制取+低温冷库 | 第59页 |
4.1.2 半导体温差发电+电解水制氢 | 第59-60页 |
4.1.3 半导体温差发电+动力装置 | 第60页 |
4.1.4 其他LNG冷能梯级利用方案 | 第60-61页 |
4.2 LNG冷能梯级利用新型方案 | 第61-65页 |
4.3 结合冷媒循环的冷能梯级利用系统 | 第65-75页 |
4.3.1 流程的设计 | 第65-67页 |
4.3.2 冷媒的选择 | 第67-70页 |
4.3.3 工艺的模拟 | 第70-74页 |
4.3.4 可靠性分析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LNG冷能利用与轻烃分离工艺集成 | 第76-89页 |
5.1 研究现状分析 | 第76-77页 |
5.2 青岛LNG轻烃分离工艺 | 第77-85页 |
5.2.1 工艺模拟 | 第79-80页 |
5.2.2 设备(火用)分析 | 第80-82页 |
5.2.3 冷能利用分析 | 第82页 |
5.2.4 工艺敏感性分析 | 第82-85页 |
5.3 轻烃分离与其它冷能利用工艺集成 | 第85-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