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4页 |
1.1 阻尼减振机理 | 第9-11页 |
1.1.1 热弹性阻尼 | 第9-10页 |
1.1.2 位错阻尼 | 第10页 |
1.1.3 晶界阻尼 | 第10-11页 |
1.1.4 界面阻尼 | 第11页 |
1.2 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粘弹性阻尼材料 | 第12-13页 |
1.2.2 阻尼合金材料 | 第13页 |
1.2.3 复合型阻尼材料 | 第13-14页 |
1.2.4 智能型阻尼材料 | 第14-15页 |
1.3 压电阻尼材料 | 第15-19页 |
1.3.1 压电阻尼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2 压电阻尼材料的阻尼减振机理 | 第18页 |
1.3.3 聚合物基体 | 第18-19页 |
1.3.4 压电填充材料 | 第19页 |
1.3.5 导电填充材料 | 第19页 |
1.4 导电高分子 | 第19-21页 |
1.4.1 导电高分子概述 | 第19-20页 |
1.4.2 导电高分子的掺杂 | 第20-21页 |
1.4.3 导电高分子的应用 | 第21页 |
1.5 材料阻尼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PEDOT包覆铌镁锆钛酸铅粉末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40页 |
2.1 压电材料 | 第24-25页 |
2.2 导电材料 | 第25-27页 |
2.2.1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 第25页 |
2.2.2 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2.2.3 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掺杂机理 | 第27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2.3.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3.2 PEDOT包覆PMN颗粒的制备 | 第28页 |
2.3.3 制备过程工艺选择 | 第28-30页 |
2.3.4 PEDOT包覆PMN颗粒的表征方法 | 第30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2.4.2 XRD分析 | 第32-33页 |
2.4.3 TG-DSC分析 | 第33-34页 |
2.4.4 SEM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2.4.5 电导率测试 | 第35-36页 |
2.4.6 粒径分析 | 第36-38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38-40页 |
第3章 PEDOT/PMN/E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40-62页 |
3.1 树脂体系及固化工艺选择 | 第40-44页 |
3.1.1 树脂基体 | 第40页 |
3.1.2 导电炭黑 | 第40-41页 |
3.1.3 固化剂 | 第41-42页 |
3.1.4 固化工艺的确定 | 第42-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7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3.2.2 PEDOT/PMN/EP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3 PEDOT/PMN/EP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第45-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0页 |
3.3.1 PEDOT/PMN包覆粉末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2 耐击穿电压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3.3.3 PEDOT/PMN/EP复合材料的极化工艺 | 第50-52页 |
3.3.4 PEDOT/PMN粉末含量对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5 PEDOT/PMN粉末含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6 介电性能测试 | 第55-57页 |
3.3.7 阻尼性能测试 | 第57-60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