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节节麦—小麦杂交后代抗穗发芽鉴定及相关染色体片段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写词(Abbreviations)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小麦穗发芽及其危害第10-11页
    1.2 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几个因素第11-16页
        1.2.1 小麦的穗子与颖壳第12-13页
        1.2.2 籽粒种皮第13页
        1.2.3 种子的内源激素第13-14页
        1.2.4 环境因素第14-15页
        1.2.5 穗发芽抗性鉴定第15-16页
    1.3 节节麦穗发芽相关研究第16-17页
        1.3.1 节节麦的遗传多样性第16页
        1.3.2 节节麦在育种中的利用第16-17页
        1.3.3 节节麦穗发芽抗性的多样性研究第17页
    1.4 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4.1 形态学标记的相关研究第17页
        1.4.2 DNA分子标记的相关性研究第17-20页
    1.5 小麦穗发芽相关基因的研究第20页
    1.6 群体的亲本介绍第20-21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2-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药品、试剂以及试剂的配制第22-23页
        2.2.1 实验药品、试剂第22页
        2.2.2 试剂的配制第22-23页
    2.3 实验仪器第23页
    2.4 实验方法第23-28页
        2.4.1 小麦穗发芽相关性指标鉴定第23-25页
        2.4.2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检测第25页
        2.4.3 SSR标记引物选择及扩增第25-26页
        2.4.4 抗穗发芽相关STS标记引物及PCR扩增第26页
        2.4.5 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第26-28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52页
    3.1 穗发芽鉴定结果及分析第28-36页
        3.1.1 2013 年整穗穗发芽鉴定结果第28页
        3.1.2 2014 年整穗发芽以及籽粒发芽鉴定结果第28-36页
        3.1.3 抗穗发芽小麦农艺性状的测定第36页
    3.2 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第36-52页
        3.2.1 SSR标记在亲本间的多态性分析第36-41页
        3.2.2 对群体(T093×周 18)×周 18 BC_2F_6部分后代材料导入位点检测第41-44页
        3.2.3 引物Xgwm174针对抗穗发芽材料144148系的分析第44-47页
        3.2.4 引物Xgwm469针对抗穗发芽材料144150系的分析第47-49页
        3.2.5 STS分子标记Vp1B3和Ta DFRBb对部分后代材料的检测第49-52页
4 讨论第52-56页
    4.1 小麦抗穗发芽分析第52-53页
    4.2 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结球白菜TCP家族转录因子基因BcBRC1的表达分析及分蘖性状遗传分析
下一篇:棉花幼苗应答缺钾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