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之界定 | 第11-18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11-12页 |
(一)案件经过 | 第11-12页 |
(二)法院判决 | 第12页 |
二、案件争议焦点及分析 | 第12-15页 |
(一)借款对象是否为社会公众 | 第12-14页 |
(二)对被告人行为性质的认定 | 第14-15页 |
三、案件引发的启示及思考 | 第15-18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界限认定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 第18-26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18-19页 |
(一)案件经过 | 第18-19页 |
(二)法院判决 | 第19页 |
二、案件争议焦点及分析 | 第19-24页 |
(一)为生产经营吸收存款是否影响案件性质 | 第19-21页 |
(二)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扰乱了金融秩序 | 第21-22页 |
(三)本案适用罪名的认定 | 第22-24页 |
三、案件引发的启示及思考 | 第24-26页 |
(一)合理控制刑法打击范围依法保护合法民间借贷 | 第24页 |
(二)改善融资环境引导民间融资步入正确轨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之辨析 | 第26-32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26-27页 |
(一)案件经过 | 第26-27页 |
(二)法院判决 | 第27页 |
二、案件争议焦点及分析 | 第27-29页 |
(一)被告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第27-29页 |
(二)被告人构成何罪 | 第29页 |
三、案件引发的启示及思考 | 第29-32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 | 第29-30页 |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转化犯问题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个人简历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