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延边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2.1 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1 警民关系的含义 | 第15-16页 |
2.1.2 和谐警民关系的含义及原则 | 第16-17页 |
2.1.3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 延边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取得的成果 | 第19-21页 |
2.2.1 警民交流进一步密切 | 第20页 |
2.2.2 社区工作更加深入 | 第20-21页 |
2.2.3 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21页 |
2.3 延边地区警民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 第21-25页 |
2.3.1 警察执法行为不规范 | 第22页 |
2.3.2 群众暴力袭警和恶意投诉现象频发 | 第22-23页 |
2.3.4 警察与群众沟通不畅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延边地区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中主要问题 | 第25-32页 |
3.1 警察角度下的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3.1.1 警务考评机制不健全 | 第25-27页 |
3.1.2 少数民警素质较低 | 第27-28页 |
3.2 人民群众角度下的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3.2.1 法制观念淡薄 | 第28页 |
3.2.2 看待问题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 第28-29页 |
3.2.3 维权意识不强 | 第29页 |
3.3 客观环境下的问题分析 | 第29-32页 |
3.3.1 法治建设进程滞后 | 第29-30页 |
3.3.2 特殊的民族文化造成警民沟通的障碍 | 第30-31页 |
3.3.3 边境环境下的跨国犯罪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延边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途径 | 第32-38页 |
4.1 提升警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 第32-34页 |
4.1.1 采用标准化警务评价机制 | 第32-33页 |
4.1.2 提高警察的政治素质和技术能力 | 第33页 |
4.1.3 以激励与关怀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质 | 第33-34页 |
4.1.4 提高警察对少数民族的服务能力 | 第34页 |
4.2 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 | 第34-36页 |
4.2.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 第35页 |
4.2.2 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做合格好公民 | 第35-36页 |
4.3 健全法律制约机制和警民沟通渠道 | 第36-38页 |
4.3.1 进一步加强对警民双方的法律约束 | 第36页 |
4.3.2 立足社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 第36-37页 |
4.3.3 畅通警民沟通渠道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