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SBR除磷系统启动、运行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SBR与A~2/O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7页
    1.1 水体富营养化第9-10页
        1.1.1 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第9页
        1.1.2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危害及防治第9-10页
    1.2 除磷技术第10-19页
        1.2.1 化学除磷第10-12页
        1.2.2 生物除磷第12-14页
        1.2.3 常见的生物除磷工艺第14-17页
        1.2.4 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1.3 常见的除磷微生物第19-22页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第22-25页
        1.4.1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第23-24页
        1.4.2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第24-25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5-27页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5页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7-35页
    2.1 实验装置及进水水质第27-29页
        2.1.1 SBR反应器简介第27-28页
        2.1.2 A~2/O反应器简介第28-29页
    2.2 常用的实验仪器及水质分析方法第29-30页
        2.2.1 常用的实验仪器第29-30页
        2.2.2 常用水质分析方法第30页
    2.3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30-35页
        2.3.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步骤第30-32页
        2.3.2 16sRNA测序技术分析步骤第32-35页
3. SBR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第35-51页
    3.1 SBR反应器的启动及聚磷污泥的驯化第35页
    3.2 SBR反应器启动过程反应器的运行状况第35-36页
    3.3 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项参数变化第36-39页
    3.4 高通量测序分析SBR启动及运行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第39-50页
        3.4.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9-41页
        3.4.2 微生物群落结果差异情况分析第41页
        3.4.3 EBPR中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第41-50页
    3.5 结论第50-51页
4.A~2/O和SBR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第51-59页
    4.1 泥样的采集第51页
    4.2 A~2/O和SBR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第51-58页
        4.2.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51-52页
        4.2.2 门级及纲级水平上微生物的比较分析第52-55页
        4.2.3 属级水平上微生物差异性第55-56页
        4.2.4 脱氮微生物和聚磷微生物的差异性分析第56-58页
    4.3 结论第58-59页
5. 实验结论及建议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建议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侧流水相化学磷回收对倒置A~2/O生物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潮汐—连续垂直流湿地对高污染河水的净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