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当前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10-12页 |
2 苏联对以色列推行友好政策 | 第12-28页 |
2.1 苏联推行友好政策的背景与原因 | 第12-17页 |
2.1.1 历史传统因素 | 第12-13页 |
2.1.2 现实因素 | 第13-17页 |
2.2 苏联对以色列友好政策的表现 | 第17-24页 |
2.2.1 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 | 第17-20页 |
2.2.2 苏联和东欧集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 第20-22页 |
2.2.3 苏联默许东欧犹太人移民至巴勒斯坦或以色列 | 第22-24页 |
2.3 此时期苏联对以色列友好政策的影响 | 第24-28页 |
2.3.1 对苏联的影响 | 第24页 |
2.3.2 对以色列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 第25-28页 |
3 苏联对以色列实行敌对政策 | 第28-38页 |
3.1 苏联实行敌对政策的原因 | 第28-33页 |
3.1.1 阿拉伯与苏联原有芥蒂逐渐消除 | 第28-30页 |
3.1.2 苏联和以色列固有分歧逐渐显现 | 第30-33页 |
3.2 苏联对以色列敌对政策的表现 | 第33-37页 |
3.2.1 倒向阿拉伯 | 第33-35页 |
3.2.2 拒绝对以援助 | 第35-36页 |
3.2.3 限制本国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 | 第36-37页 |
3.3 此时期苏联对以色列敌对政策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1 对苏联的影响 | 第37页 |
3.3.2 对以色列的影响 | 第37页 |
3.3.3 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 第37-38页 |
4 苏联对以色列推行缓和政策 | 第38-43页 |
4.1 苏联对以色列推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 第38-39页 |
4.1.1 苏联的新思维外交 | 第38-39页 |
4.1.2 以色列的全方位外交 | 第39页 |
4.2 苏联对以色列缓和政策的表现 | 第39-40页 |
4.2.1 恢复与以色列正常外交关系 | 第39-40页 |
4.2.2 放松对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的限制 | 第40页 |
4.3 此时期苏联对以色列缓和政策的影响 | 第40-43页 |
4.3.1 对苏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对以色列的影响 | 第41页 |
4.3.3 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 第41-43页 |
结束语: 总结和启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中文资料 | 第46-47页 |
外文资料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