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 柴油车尾气排放微粒PM成分与形成机理 | 第12-13页 |
1.3 微粒排放控制技术 | 第13-16页 |
1.3.1 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 | 第13页 |
1.3.2 柴油机的主要机内净化技术 | 第13-15页 |
1.3.3 微粒后处理净化技术 | 第15-16页 |
1.4 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1 国外微粒捕集器流动及再生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2 国内微粒捕集器流动及再生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微粒捕集器捕集效率灾变分析 | 第21-29页 |
2.1 灾变理论简介 | 第21-22页 |
2.2 灾变理论引入微粒捕集器捕集失效分析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2.2.1 自组织临界性概念 | 第22页 |
2.2.2 微粒捕集器捕集过程中的灾变预测 | 第22-23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3 RSH算法 | 第24-26页 |
2.3.1 H值计算 | 第24页 |
2.3.2 预测分析 | 第24-26页 |
2.4 微粒捕集器捕集失效灾变分析 | 第26-28页 |
2.4.1 微粒捕集器捕集失效灾变模型 | 第26-27页 |
2.4.2 微粒捕集器失效的尖点灾变模型 | 第27页 |
2.4.3 微粒捕集器失效判别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再生过程数值仿真分析 | 第29-44页 |
3.1 CFD及FLUENT软件简介 | 第29-32页 |
3.1.1 CFD概述 | 第29页 |
3.1.2 CFD的数值解法 | 第29-30页 |
3.1.3 FLUENT软件 | 第30-31页 |
3.1.4 软件简介 | 第31-32页 |
3.2 微粒捕集器内气体与固体反应的模型 | 第32-34页 |
3.2.1 三维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2.2 数学描述 | 第33-34页 |
3.2.3 过滤体内的数学模型 | 第34页 |
3.3 网格划分,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34-36页 |
3.3.1 微粒捕集器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3.2 边界条件设置以及初始条件设置 | 第35-36页 |
3.4 入口速度对捕集器内微粒燃烧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1 不同排气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温度场均匀性指标 | 第37-38页 |
3.5 排气温度对捕集器微粒燃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1 不同排气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2 不同排气温度对再生温度的影响 | 第39页 |
3.6 压力对微粒捕集器微粒燃烧的影响 | 第39-42页 |
3.6.1 不同排气压力下的场协同分析 | 第39-41页 |
3.6.2 不同压力下的温度均匀系数变化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微粒捕集器微波再生台架试验 | 第44-50页 |
4.1 微波再生过程试验方法 | 第44-47页 |
4.1.1 试验装置 | 第44-45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4.2 试验结果及模型验证 | 第47-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