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概述 | 第9-19页 |
(一) 法定赔偿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 第9-14页 |
1. 法定赔偿的定义 | 第9-11页 |
2. 法定赔偿的性质 | 第11-13页 |
3. 法定赔偿的特征 | 第13-14页 |
(二) 国外法定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4-17页 |
(三) 我国法定赔偿的立法现状 | 第17-19页 |
二、我国商标权法定赔偿的司法实践现状 | 第19-26页 |
(一) 适用法定赔偿制度普遍 | 第19-21页 |
(二) 法定赔偿实际数额偏低 | 第21-23页 |
(三) 归纳:法定赔偿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3-26页 |
1. 法定赔偿制度的适用缺乏量化体系标准,适用普遍且法官随意性强 | 第23-24页 |
2. 实际赔偿数额远远低于权利人要求的赔偿数额 | 第24页 |
3. 法定赔偿的参考因素模糊,运用不明确 | 第24-26页 |
三、商标权法定赔偿存在的现实必然性及合理性——基于经济学的视角 | 第26-33页 |
(一) 侵权所得的利益 | 第26-29页 |
(二) 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 | 第29-32页 |
(三) 小结 | 第32-33页 |
四、我国法定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33-38页 |
(一) 法定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33-34页 |
(二) 明确法定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参考因素 | 第34-35页 |
(三) 明确法定赔偿的计赔单位 | 第35-36页 |
(四) 明确权利人的举证责任 | 第36页 |
(五) 引进专家证人模式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