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5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国外虚拟水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国内虚拟水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虚拟水的相关概念 | 第15-20页 |
2.1 虚拟水的概念 | 第15页 |
2.2 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围 | 第15-17页 |
2.2.1 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2.2 虚拟水贸易的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2.3 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2.3.1 产品生产树方法 | 第17-19页 |
2.3.2 不同类型产品的不同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推进辽宁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 | 第20-25页 |
3.1 推进辽宁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3.1.1 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辽宁省水资源 | 第20页 |
3.1.2.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推进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 | 第20-21页 |
3.2 推进辽宁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3.2.1 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 | 第21页 |
3.2.2 推进辽宁省虚拟水贸易具备一定的基础 | 第21-22页 |
3.3 推进辽宁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意义 | 第22-25页 |
3.3.1 对水资源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 第22-23页 |
3.3.2 可以促进辽宁省的粮食安全 | 第23-24页 |
3.3.3 有助于辽宁省调整农作物贸易结构 | 第24-25页 |
第4章 辽宁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计量及分析 | 第25-31页 |
4.1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 | 第25-26页 |
4.2 辽宁省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 | 第26-28页 |
4.3 辽宁省主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量计算 | 第28-29页 |
4.4 辽宁省主要农作物虚拟水贸易分析 | 第29-31页 |
第5章 辽宁省发展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31-35页 |
5.1 优化农作物种植以及贸易结构 | 第31-32页 |
5.1.1 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 第31页 |
5.1.2 扩大省际间和国际间的对外虚拟水贸易 | 第31-32页 |
5.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 | 第32页 |
5.3 构建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制度体系 | 第32-35页 |
5.3.1 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 | 第32-33页 |
5.3.2 有效监管土地的利用 | 第33页 |
5.3.3 严格管理水资源 | 第33页 |
5.3.4 进行社会保障与生态补偿 | 第33-35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35-37页 |
6.1 结论 | 第35页 |
6.2 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