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第7-10页 |
一、互联网时代,移动新闻客户端蓬勃发展 | 第7-9页 |
二、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三、移动互联网形态下,新闻传播更注重“交互性”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一、“交互性传播”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移动新闻客户端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个案研究 | 第12页 |
二、内容分析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第13-14页 |
一、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交互性特质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交互性传播理念的衍进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交互性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澎湃新闻客户端交互性传播分析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新闻内容的交互性 | 第18-25页 |
一、澎湃新闻文本内容的交互性 | 第18-23页 |
二、澎湃新闻内容生产方式中的“交互性”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互动形式的交互性 | 第25-28页 |
一、界面互动体系设计的交互性 | 第25-27页 |
二、鲜明的交互性传播形式——“问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盈利模式中的交互性 | 第28-30页 |
第四节 澎湃新闻交互性传播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知乎日报客户端交互性传播分析 | 第31-37页 |
第一节 新闻内容的交互性 | 第31-33页 |
一、“实用性+趣味性”增加交互性 | 第31-32页 |
二、用户生成内容实现交互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受众身份的双重性 | 第33-36页 |
一、从被动接受者变为自主创造者 | 第33-34页 |
二、用户的“把关人”角色 | 第34-35页 |
三、“问答式”反馈机制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知乎日报》交互性传播中的局限 | 第36-37页 |
一、内容时效性不强导致新闻价值不高 | 第36页 |
二、内容泛娱乐化倾向导致信息庸俗化 | 第36页 |
三、互动体系设置存缺陷降低用户黏度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移动新闻客户端交互性传播路径探析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共通策略 | 第37-42页 |
一、“内容为王”——优质的内容是交互性传播的内在需要 | 第37-39页 |
二、“渠道制胜”——完善的互动体系设计是交互传播的外在推动力 | 第39-40页 |
三、“用户至上”——以用户为中心是交互性传播的客观需要 | 第40页 |
四、“敬业与专业”—— 培训与管理是交互性传播的辅助性前提 | 第40-42页 |
第二节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不同策略倾向 | 第42-45页 |
一、专业性移动新闻客户端交互性传播策略倾向 | 第42-43页 |
二、日常趣味化移动客户端交互性传播策略倾向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