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35页 |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2-16页 |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1.3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体系 | 第15-16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体系 | 第16-24页 |
1.2.1 液体电解质和隔膜 | 第17-20页 |
1.2.2 电解质锂盐 | 第20-21页 |
1.2.3 无机固体电解质 | 第21-22页 |
1.2.4 聚合物电解质 | 第22-24页 |
1.3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 | 第24-33页 |
1.3.1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 第25-28页 |
1.3.2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方法 | 第28-29页 |
1.3.3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评价 | 第29-32页 |
1.3.4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展望 | 第32-33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33-3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5-36页 |
2.2 聚合物多孔膜与电解质的制备 | 第36-37页 |
2.2.1 非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多孔膜 | 第36页 |
2.2.2 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多孔膜 | 第36页 |
2.2.3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36-37页 |
2.2.4 电极的制备 | 第37页 |
2.2.5 电池的组装 | 第37页 |
2.3 聚合物多孔膜的表征 | 第37-39页 |
2.3.1 膜的孔隙率测定 | 第37-38页 |
2.3.2 膜的形貌分析(SEM) | 第38页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8页 |
2.3.4 膜的热性能测试(TGA,DSC) | 第38页 |
2.3.5 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38-39页 |
2.4 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 | 第39-40页 |
2.4.1 膜的吸液率测定 | 第39页 |
2.4.2 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39页 |
2.4.3 电化学稳定窗口测试(CV) | 第39页 |
2.4.4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3 非溶剂挥发法制备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 | 第40-70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干燥温度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40-46页 |
3.2.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2 结晶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4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页 |
3.2.5 电导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6 小结 | 第45-46页 |
3.3 非溶剂用量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46-51页 |
3.3.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2 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3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4 电导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5 电化学窗口表征 | 第50页 |
3.3.6 电池性能表征 | 第50-51页 |
3.3.7 小结 | 第51页 |
3.4 共混PMMA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51-59页 |
3.4.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2 结晶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3 吸液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4 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5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6 电导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3.4.7 电化学窗口表征 | 第58页 |
3.4.8 电池性能表征 | 第58-59页 |
3.4.9 小结 | 第59页 |
3.5 纳米TiO_2添加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59-68页 |
3.5.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60-61页 |
3.5.2 结晶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3.5.3 吸液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4 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63页 |
3.5.5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3.5.6 电导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3.5.7 电化学窗口表征 | 第65-66页 |
3.5.8 电池性能表征 | 第66-67页 |
3.5.9 小结 | 第67-6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4 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法制备复合多孔聚合物电解质 | 第70-90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压力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70-73页 |
4.2.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2 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4.2.3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4.2.4 电导率的影响 | 第73页 |
4.2.5 小结 | 第73页 |
4.3 温度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73-76页 |
4.3.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74页 |
4.3.2 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 第74-75页 |
4.3.3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5页 |
4.3.4 电导率的影响 | 第75-76页 |
4.3.5 小结 | 第76页 |
4.4 浓度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76-79页 |
4.4.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77-78页 |
4.4.2 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 第78页 |
4.4.3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4.4.4 电导率的影响 | 第79页 |
4.4.5 小结 | 第79页 |
4.5 纳米TiO_2添加对膜的影响研究 | 第79-89页 |
4.5.1 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80-81页 |
4.5.2 结晶度的影响 | 第81-83页 |
4.5.3 孔隙率和吸液率的影响 | 第83页 |
4.5.4 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83-84页 |
4.5.5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4-85页 |
4.5.6 电导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4.5.7 电化学窗口表征 | 第86-87页 |
4.5.8 电池性能表征 | 第87-88页 |
4.5.9 小结 | 第88-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5.1 结论 | 第90-91页 |
5.2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