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损伤累积规律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工程意义 | 第11-12页 |
1.2 搅拌摩擦焊 | 第12-15页 |
1.2.1 焊接原理 | 第12-13页 |
1.2.2 工艺特点 | 第13-15页 |
1.3 铝合金FSW疲劳行为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接头形式 | 第15-16页 |
1.3.2 工艺参数 | 第16页 |
1.3.3 母材 | 第16-17页 |
1.3.4 循环应力比 | 第17页 |
1.3.5 焊接缺陷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2 试验材料以及试验方法 | 第21-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疲劳试验 | 第22-25页 |
2.2.1 试验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 | 第22页 |
2.2.2 试验加载条件 | 第22-23页 |
2.2.3 疲劳试样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4 疲劳试验方法 | 第25页 |
2.3 疲劳试样断口扫描 | 第25-26页 |
2.3.1 试样制备 | 第25-26页 |
2.3.2 疲劳断口分析设备 | 第26页 |
2.3.3 疲劳断口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4 金相试验 | 第26-28页 |
2.4.1 试样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铝合金FSW对接和搭接接头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第29-65页 |
3.1 材料的疲劳极限及其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3.1.1 疲劳极限 | 第29-30页 |
3.1.2 材料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3.1.3 疲劳极限的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3.2 p-S-N曲线及其测定方法 | 第32-39页 |
3.2.1 S-N曲线 | 第32-34页 |
3.2.2 p-S-N曲线 | 第34-35页 |
3.2.3 p-S-N曲线的绘制方法 | 第35-38页 |
3.2.4 异常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3.3 疲劳性能试验数据处理 | 第39-45页 |
3.3.1 单点法试验及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3.3.2 升降法试验及数据处理 | 第40-42页 |
3.3.3 成组法试验及数据处理 | 第42-45页 |
3.4 疲劳试验结果 | 第45-56页 |
3.4.1 五系搭接试样疲劳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 第45-47页 |
3.4.2 五系对接试样疲劳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 第47-49页 |
3.4.3 六系母材试样疲劳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 第49-52页 |
3.4.4 六系搭接试样疲劳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 第52-54页 |
3.4.5 六系对接试样疲劳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 第54-56页 |
3.5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3.5.1 母材的影响 | 第57-59页 |
3.5.2 接头形式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3 焊接缺陷的影响 | 第60-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4 铝合金FSW接头显微组织及疲劳断口分析 | 第65-79页 |
4.1 铝合金FSW接头宏观组织形貌 | 第65-68页 |
4.1.1 “洋葱环”、凸台以及飞边 | 第65-67页 |
4.1.2 其它焊接缺陷 | 第67-68页 |
4.2 铝合金FSW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第68-70页 |
4.2.1 铝合金FSW搭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68-69页 |
4.2.2 铝合金FSW对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69-70页 |
4.3 疲劳断口分析 | 第70-77页 |
4.3.1 疲劳断口宏观形貌 | 第70-73页 |
4.3.2 疲劳断口扫描电镜研究 | 第73-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铝合金FSW对接接头疲劳损伤规律研究 | 第79-89页 |
5.1 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简介 | 第79-80页 |
5.2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 第80-87页 |
5.2.1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的提出 | 第81-83页 |
5.2.2 模型的验证 | 第83-86页 |
5.2.3 模型的扩展 | 第86-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9-93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6.2 论文的后期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A | 第97页 |
附录B | 第97-9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