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4-22页 |
1.1.1 消弧线圈概述 | 第15-18页 |
1.1.2 消弧线圈补偿原理 | 第18-21页 |
1.1.3 系统对地电容检测对消弧线圈补偿的意义 | 第21-22页 |
1.2 系统对地电容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 电力电子扰动技术 | 第23-24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电力电子扰动技术的谐波阻抗测量在对地电容检测中的应用 | 第26-38页 |
2.1 方案简介 | 第26-28页 |
2.1.1 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1.2 方案优点 | 第27-28页 |
2.2 扰动电压电流信号的产生与提取 | 第28页 |
2.3 谐波阻抗测量 | 第28-29页 |
2.4 系统对地电容理论表达式的确定 | 第29-33页 |
2.4.1 消弧线圈串联阻尼电阻 | 第29-31页 |
2.4.2 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 | 第31-33页 |
2.5 扰动持续时间的确定 | 第33-36页 |
2.5.1 消弧线圈串联阻尼电阻 | 第33-35页 |
2.5.2 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 | 第35-36页 |
2.6 检测结果优化 | 第36-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仿真分析 | 第38-51页 |
3.1 仿真步骤与方案 | 第38-39页 |
3.2 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39-41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41-50页 |
3.3.1 电压电流扰动信号及其持续时间仿真验证 | 第42-43页 |
3.3.2 不同频次下系统对地电容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3.3.3 检测结果的优化 | 第44-45页 |
3.3.4 晶闸管触发角对系统对地电容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5 方案对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6 不平衡度与脱谐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模拟实验 | 第51-66页 |
4.1 模拟实验平台 | 第51-56页 |
4.1.1 简化配电网模型 | 第52-53页 |
4.1.2 晶闸管触发脉冲发生装置 | 第53-55页 |
4.1.3 数据采集平台 | 第55-56页 |
4.2 模拟实验步骤 | 第56-57页 |
4.3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4.3.1 模拟实验平台搭建准确性的验证 | 第58-59页 |
4.3.2 系统对地电容检测结果 | 第59-61页 |
4.3.3 检测结果优化 | 第61-63页 |
4.4 几点实用说明 | 第63-65页 |
4.4.1 晶闸管触发角确定 | 第64页 |
4.4.2 中性点最小位移电压确定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