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碳纤维概述 | 第12-15页 |
1.2.1 碳纤维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13页 |
1.2.3 碳纤维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环氧树脂概述 | 第15-18页 |
1.3.1 环氧树脂增韧 | 第15-17页 |
1.3.2 环氧树脂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太赫兹技术概述及应用 | 第18-20页 |
1.4.1 太赫兹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1.4.2 太赫兹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1 改性研究 | 第20-21页 |
1.5.2 吸波性能研究 | 第21-22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6.3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30页 |
2.1 实验原材料及主要实验设备 | 第24-26页 |
2.1.1 实验原材料 | 第24-25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2.2 碳纤维表面处理 | 第26页 |
2.2.1 去除上浆剂 | 第26页 |
2.2.2 硝酸处理 | 第26页 |
2.2.3 空气氧化处理 | 第26页 |
2.3 复合材料制备 | 第26页 |
2.4 TiO_2、Fe-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6-28页 |
2.4.1 TiO_2、Fe-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26-27页 |
2.4.2 纳米颗粒的预处理 | 第27-28页 |
2.5 性能测试机表征方法 | 第28-30页 |
2.5.1 凝胶化时间测定 | 第28页 |
2.5.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试 | 第28页 |
2.5.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 | 第28页 |
2.5.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测试 | 第28-29页 |
2.5.5 激光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第29页 |
2.5.6 机械性能测试 | 第29页 |
2.5.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第29页 |
2.5.8 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 | 第29页 |
2.5.9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测试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75页 |
3.1 碳纤维原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0-53页 |
3.1.1 树脂基体凝胶化时间确定 | 第30页 |
3.1.2 树脂基体固化工艺确定 | 第30-36页 |
3.1.3 碳纤维长度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 第36-38页 |
3.1.4 分散剂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 第38-44页 |
3.1.5 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3.1.6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第50-52页 |
3.1.7 小结 | 第52-53页 |
3.2 空气氧化和浓硝酸氧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53-65页 |
3.2.1 空气氧化和浓硝酸氧化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53-55页 |
3.2.2 空气氧化和浓硝酸氧化碳纤维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55-57页 |
3.2.3 空气氧化和浓硝酸氧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 第57-62页 |
3.2.4 空气氧化和浓硝酸氧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耐热性分析 | 第62-63页 |
3.2.5 小结 | 第63-65页 |
3.3 掺杂TiO_2、Fe-TiO_2、BaTiO_3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太赫兹吸波性能测试 | 第65-75页 |
3.3.1 温度对TiO_2晶相的影响 | 第65-66页 |
3.3.2 纳米颗粒微观形貌分析 | 第66-67页 |
3.3.3 掺杂TiO_2、Fe-TiO_2、BaTiO_3纳米颗粒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3.3.4 掺杂TiO_2、Fe-TiO_2、BaTiO_3纳米颗粒太赫兹时域吸波性能的影响 | 第70-73页 |
3.3.5 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