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端部设纵肋方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钢管混凝土第12-19页
        1.2.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第14-15页
        1.2.2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历程第15页
        1.2.3 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端部加强方钢管混凝土柱第19-23页
        1.3.1 端部加强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2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端部加强方式第22-23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思路第23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1.4.2 总体思路第23页
    1.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2章 端部设纵肋方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第25-38页
    2.1 概述第25页
    2.2 有限元建模第25-29页
        2.2.1 单元类型第25-26页
        2.2.2 单元之间的连接第26-27页
        2.2.3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27-28页
        2.2.4 边界条件第28-29页
        2.2.5 求解控制第29页
    2.3 模型验证第29-31页
    2.4 参数分析第31-36页
        2.4.1 端部加劲肋的设置长度第32-33页
        2.4.2 加劲肋的高度第33页
        2.4.3 加劲肋的厚度第33-34页
        2.4.4 每边加劲肋的设置数量第34页
        2.4.5 轴压比第34-35页
        2.4.6 钢管壁厚度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端部设纵肋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和延性分析第38-49页
    3.1 概述第38页
    3.2 承载力分析第38-42页
        3.2.1 混凝土强度第38-39页
        3.2.2 钢材强度第39-40页
        3.2.3 高宽比第40页
        3.2.4 轴压比第40-41页
        3.2.5 含钢率第41页
        3.2.6 承载力提高系数计算公式第41-42页
    3.3 延性分析第42-46页
        3.3.1 混凝土强度第42-43页
        3.3.2 钢材强度第43-44页
        3.3.3 高宽比第44-45页
        3.3.4 轴压比第45页
        3.3.5 含钢率第45-46页
        3.3.6 延性提高系数计算公式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4章 端部加强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第49-74页
    4.1 概述第49页
    4.2 SAP2000有限元分析模型第49-54页
        4.2.1 工程概况第49-50页
        4.2.2 塑性铰的定义和设置第50-52页
        4.2.3 侧向水平加载模式与分析工况第52-53页
        4.2.4 有限元模型第53-54页
    4.3 Push-over分析结果第54-72页
        4.3.1 结构周期第55页
        4.3.2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第55-56页
        4.3.3 结构抗震性能点第56-60页
        4.3.4 楼层位移第60-62页
        4.3.5 层间位移角第62-65页
        4.3.6 塑性铰第65-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审稿中的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BAQUS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下一篇:风压的概率特性与风荷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