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1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1-12页 |
1.1 胃癌腹水的诊断标准 | 第11页 |
1.2 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2页 |
2.1 病例采集及分组 | 第12页 |
2.2 给药方法 | 第1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3.1 药物来源 | 第12页 |
3.2 器械来源 | 第12页 |
3.3 治疗方案 | 第12-13页 |
3.4 对症处理用药 | 第13页 |
4 治疗疗程 | 第13页 |
5 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5.1 KPS评分 | 第13页 |
5.2 腹水量的检测指标 | 第13-14页 |
5.3 临床试验指标检测 | 第14页 |
5.4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4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18页 |
1 基本资料的比较 | 第15页 |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基线比较 | 第15-16页 |
2.1 治疗前KPS评分比较见表 2 | 第15页 |
2.2 治疗前腹水量及血清CEA的比较见表 3 | 第15-16页 |
3 治疗后比较 | 第16-17页 |
3.1 治疗组组内比较 | 第16页 |
3.2 对照组组内比较 | 第16-17页 |
4 治疗后组间比较 | 第17页 |
5 用药安全性观察 | 第17-18页 |
理论探讨 | 第18-23页 |
1 中医对胃癌腹水的认识 | 第18页 |
2 西医对胃癌腹水的认识 | 第18-20页 |
2.1 胃癌恶性腹水的形成原因 | 第18-19页 |
2.2 胃癌恶性腹水的治疗 | 第19-20页 |
3 导师组思想 | 第20-22页 |
3.1 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腹水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3.2 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腹水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3.3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腹水患者血清CEA浓度的影响 | 第22页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2-23页 |
4.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2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致谢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附录 | 第27-51页 |
附录 1:功能状态评分(KPS)表 | 第27-28页 |
附录 2:文献综述 | 第28-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3:病例观察表 | 第35-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