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5-9页 |
第1章 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理论 | 第9-12页 |
1.1 知识产权融资研究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1.1.1 科创型中小企业 | 第9页 |
1.1.2 知识产权 | 第9页 |
1.1.3 知识产权融资 | 第9-10页 |
1.2 知识产权融资研究相关理论 | 第10-12页 |
1.2.1 法学理论依据 | 第10页 |
1.2.2 经济学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第2章 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2-16页 |
2.1 知识产权评估法律规则问题 | 第12-13页 |
2.1.1 没有统一评估参考标准和相应法规匹配规范 | 第12页 |
2.1.2 没有统一权威评估机构 | 第12-13页 |
2.2 知识产权融资中政府信用问题 | 第13-14页 |
2.2.1 政府指令模式 | 第13页 |
2.2.2 政府分担风险模式 | 第13-14页 |
2.2.3 政府补贴模式 | 第14页 |
2.3 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化解的法律问题 | 第14-16页 |
2.3.1 融资者面临的风险 | 第14页 |
2.3.2 融资对象面临的风险 | 第14-16页 |
第3章 解决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法律问题的路径 | 第16-26页 |
3.1 国外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启示 | 第16-19页 |
3.1.1 美国模式 | 第16-18页 |
3.1.2 日本模式 | 第18页 |
3.1.3 韩国模式 | 第18-19页 |
3.2 形成统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 | 第19-22页 |
3.2.1 制定统一评估参考标准 | 第19-20页 |
3.2.2 确立专业权威评估机构 | 第20-21页 |
3.2.3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 第21-22页 |
3.3 完善知识产权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 第22-23页 |
3.3.1 融资者内部管控 | 第22页 |
3.3.2 融资对象外部管控 | 第22-23页 |
3.3.3 引入融资保险制度 | 第23页 |
3.4 构建知识产权融资奖惩机制 | 第23-26页 |
3.4.1 严惩企业行贿,杜绝权力寻租现象 | 第24页 |
3.4.2 奖励保护知识产权融资战略性举措 | 第24-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