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适度人口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3.1 国外适度人口理论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2 国内适度人口理论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7-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第20-28页
    2.1 人口相关概念第20-21页
        2.1.1 人口及人口规模相关概念第20页
        2.1.2 适度人口第20-21页
    2.2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区域适度人口第21-24页
        2.2.1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第21-23页
        2.2.2 适度人口与城市综合承载力第23-24页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容第24-25页
        2.3.2 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
    2.4 系统论第25-28页
3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下适度人口模型的构建第28-36页
    3.1 适度人口研究方法的比选第28-29页
    3.2 IFLP模型第29-32页
    3.3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下适度人口影响因子的选择与运用第32-36页
        3.3.1 适度人口影响因子的选择第32-35页
        3.3.2 适度人口影响因子在模型中的运用第35-36页
4 重庆市人口与城市综合承载力现状分析第36-56页
    4.1 重庆市人口现状第36-40页
    4.2 重庆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现状第40-56页
        4.2.1 资源现状第40-41页
        4.2.2 生态环境现状第41-44页
        4.2.3 经济发展现状第44-49页
        4.2.4 城市空间现状第49-56页
5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庆适度人口第56-80页
    5.1 重庆市适度人口IFLP模型第56-59页
        5.1.1 重庆市适度人口影响因子的选择第56-57页
        5.1.2 目标函数第57页
        5.1.3 约束条件第57-59页
    5.2 参数的计算第59-70页
        5.2.1 “红线”类参数第59-62页
        5.2.2 经济类参数第62页
        5.2.3 资源类参数第62-66页
        5.2.4 生态环境类参数第66-68页
        5.2.5 空间类参数第68-70页
    5.3 情景的设定第70-71页
    5.4 模型的求解第71-74页
    5.5 结果分析第74-75页
    5.6 重庆市适度人口发展对策研究第75-80页
        5.6.1 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第75-76页
        5.6.2 空间承载力提升对策第76-77页
        5.6.3 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第77页
        5.6.4 资源环境持续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式第77-8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0页
    6.2 研究不足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计价模式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融合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