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价值学的两种元价值:良心与自主权利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导论第12-37页
    1.1 价值学研究的意义第12-17页
    1.2 研究起源、现状与不足第17-30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0-37页
2 两种元价值的引出及概述第37-75页
    2.1 价值理论的六种形态第37-60页
        2.1.1 伦理学领域的三种价值理论第37-49页
        2.1.2 经济学领域的三种价值论第49-59页
        2.1.3 引出:(经济)自主权利第59-60页
    2.2 三种价值类型第60-67页
        2.2.1 理性(决定)价值第61-63页
        2.2.2 情感(决定)价值第63-65页
        2.2.3 情感理性(决定)价值——引出“良心”第65-67页
    2.3 元价值两种及其关系第67-72页
    2.4 论价值先行第72-75页
3 以自主(AUTONOMY)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主义价值体系第75-113页
    3.1 引言第75-78页
    3.2 以自主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价值体系第78-91页
        3.2.1 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强调自主认知能力第78-84页
        3.2.2 康德:强调理性的道德自主第84-91页
    3.3 理性自主价值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应用——以罗尔斯、诺齐克为例第91-102页
        3.3.1 罗尔斯的理性正义论,主张政治自主权利和经济他主权利第91-95页
        3.3.2 诺齐克批判罗尔斯,强调个人的政治自主权和经济自主权利第95-102页
    3.4 对“自主”的反思:斯洛特以“容生心”(RECEPTIVITY)平衡自主第102-111页
        3.4.1 受休谟情感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影响第103-104页
        3.4.2 批判西方启蒙理性割裂情感与理性的传统第104-108页
        3.4.3 以容生心融合、平衡启蒙理性第108-110页
        3.4.4 应用:情感正义论第110-111页
    3.5 遗留问题: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到底是冲突,还是和谐?第111-113页
4 以良心为核心的情感理性价值体系第113-142页
    4.1 引言中国传统儒学以良心为核心价值第113-117页
    4.2 以良心为核心的情感理性价值体系第117-135页
        4.2.1 孔子与孟子:强调以人情为基础的仁、良心第117-122页
        4.2.2 朱熹、王阳明:良心的形而上基础及其无上的价值意义第122-130页
        4.2.3 蒙培元情感理性即“良心”与斯洛特“容生心”的相遇与借鉴第130-135页
    4.3 庄子对人的自主天性的描绘第135-137页
    4.4 良心及其对象:自主权利——近代的出现和杨朱的揭橥第137-140页
    4.5 遗留问题: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必然冲突吗?第140-142页
5 以自主权利和良心为核心的价值科学体系第142-155页
    5.1 引言 何谓价值科学?第142-147页
    5.2 市场经济人是以良心为本源的自主权利人和道德人第147-151页
    5.3 自主权利与良心共同构成价值科学体系第151-155页
6 终论:价值观的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决条件第155-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8页
作者简介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征与模板多重融合的三维服装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fMRI的脑肿瘤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