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

比较美学视野下的当代建筑形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第10-12页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2-13页
    1.3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第13-17页
        1.3.1 研究的范围第13-14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4页
        1.3.3 主要内容与框架第14-17页
第2章 比较美学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第17-25页
    2.1 比较美学基本理论解析第17-20页
        2.1.1 比较美学的背景第17页
        2.1.2 比较美学的内涵第17-19页
        2.1.3 比较美学与比较哲学、比较文学的关系第19-20页
    2.2 比较美学与建筑形式相关概念第20-24页
        2.2.1 比较美学与建筑美学第20-21页
        2.2.2 形式与建筑形式第21-23页
        2.2.3 比较美学中的建筑形式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跨越性视野下的建筑形式差异及创作原则研究第25-56页
    3.1 构成建筑形式差异的文化结构对照第25-31页
        3.1.1 哲学认知体系第25-28页
        3.1.2 各自依托的建筑美学第28-29页
        3.1.3 生活模式第29-31页
    3.2 技术利用影响下的建筑形式差异第31-43页
        3.2.1 技术观影响下的形式差异表现第31-34页
        3.2.2 技术水平影响下的形式差异表现第34-39页
        3.2.3 技术应用出发点影响下的形式差异表现第39-43页
    3.3 文化作用影响下的建筑形式对照第43-51页
        3.3.1 民族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第44-47页
        3.3.2 文化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第47-49页
        3.3.3 地域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第49-51页
    3.4 基于差异性的中国当代建筑的形式创作的原则第51-55页
        3.4.1 技术与形式协调作用的原则第51-52页
        3.4.2 文化的抽象继承原则第52-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全球化视野下的建筑形式趋同及创作原则研究第56-78页
    4.1 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趋同第56-59页
        4.1.1 全球化背景第56-57页
        4.1.2 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市场第57-58页
        4.1.3 全球化的审美倾向第58-59页
    4.2 对当代形式美学的共同追求第59-63页
        4.2.1 功能主义美学第59-61页
        4.2.2 表现主义美学第61-63页
    4.3 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共同追求第63-72页
        4.3.1 高技术建筑第63-67页
        4.3.2 生态技术建筑第67-69页
        4.3.3 信息技术建筑第69-72页
    4.4 基于趋同性的中国当代建筑的形式创作的原则第72-77页
        4.4.1 形式创作中的适度表达第72-74页
        4.4.2 形式创作中的适宜技术第74-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分析的昌平区大地景观规划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