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印染厂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印染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第11-12页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第12页
        1.2.2 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第12页
    1.3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热泵技术回收废水余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热交换技术回收废水余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的困难第16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17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研究意义第17页
    1.6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典型印染厂能耗分析及现场调研测试第18-36页
    2.1 项目概况第18-21页
        2.1.1 课题研究对象简介第18页
        2.1.2 印染工艺流程简介第18页
        2.1.3 印染车间能耗分析第18-21页
    2.2 现场调研测试第21-33页
        2.2.1 印染工艺实地调研测试第21-22页
        2.2.2 印染废水排放量与蒸汽使用量实地调研测试第22-30页
        2.2.3 印染废水温度的调研测试第30-33页
    2.3 工艺取水来源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印染废水水质分析及系统取热位置第36-44页
    3.1 印染废水污染物的产生及性能第36-37页
    3.2 印染废水处理概况第37-38页
    3.3 印染废水污染物检测及分析第38-41页
        3.3.1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38页
        3.3.2 检测仪器第38-39页
        3.3.3 实验研究分析第39-41页
    3.4 系统的取热位置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吸收式热泵回收印染废水余热系统设计第44-58页
    4.1 吸收式热泵概述第44-49页
        4.1.1 吸收式热泵的原理第44-46页
        4.1.2 溴化锂溶液特性第46-48页
        4.1.3 吸收式热泵在余热回收方面的应用第48-49页
    4.2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设计方案第49-50页
    4.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热力计算第50-57页
        4.3.1 设计参数的选定第52-55页
        4.3.2 各设备单位热负荷第55-56页
        4.3.3 流体的流量第56页
        4.3.4 各设备总热负荷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基于Aspen Plus的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模拟与分析第58-74页
    5.1 溴化锂溶液物性方法的选择第58-60页
    5.2 Aspen Plus建立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模拟第60-68页
        5.2.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单元模块的选择第60-64页
        5.2.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流程模拟第64-66页
        5.2.3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流程模拟第66-68页
    5.3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分析第68-73页
        5.3.1 溴化锂浓溶液浓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第68-69页
        5.3.2 驱动热源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第69-70页
        5.3.3 低温热源循环水出口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第70-71页
        5.3.4 低温热水进口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第71-72页
        5.3.5 高温热水出口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设备选型和经济、环保性分析第74-84页
    6.1 主要设备的选型第74-79页
        6.1.1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选型计算第74-75页
        6.1.2 污水换热器的选型计算第75-78页
        6.1.3 水泵的选型计算第78-79页
    6.2 经济性分析第79-82页
        6.2.1 初投资第79-80页
        6.2.2 运行费用第80页
        6.2.3 投资回收期第80-81页
        6.2.4 综合经济效益第81-82页
    6.3 环保性分析第82页
    6.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7.1 结论第84页
    7.2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92-94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清单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蒸发冷却在岗亭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铁尾矿砂中的磁铁矿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