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论文--雷达电子对抗论文

稳健的雷达抗干扰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4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4-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9-20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第21-47页
    2.1 自适应阵列处理的数学模型第21-24页
        2.1.1 阵列信号模型第21-23页
        2.1.2 阵列方向图第23-24页
    2.2 波束形成技术第24-40页
        2.2.1 确知波束形成第24-28页
        2.2.2 普通波束形成第28-31页
        2.2.3 统计最优波束形成第31-37页
        2.2.4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第37-40页
    2.3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第40-45页
        2.3.1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第40-41页
        2.3.2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器第41-43页
        2.3.3 自适应旁瓣相消器(ASLC)第43-45页
    2.4 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稳健的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第47-73页
    3.1 影响旁瓣相消性能的因素第47-50页
        3.1.1 主要因素第47-48页
        3.1.2 自由度的计算第48-49页
        3.1.3 实验仿真第49-50页
    3.2 基于分段的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第50-58页
        3.2.1 基本原理第50-51页
        3.2.2 归一化处理第51-55页
        3.2.3 实验仿真第55-57页
        3.2.4 实测数据处理第57-58页
    3.3 基于加延时节的自适应旁瓣相消技术第58-64页
        3.3.1 基本原理第58-59页
        3.3.2 延时节个数的选择第59-61页
        3.3.3 实测数据处理第61-64页
    3.4 基于和差波束法的稳健抗主瓣干扰算法第64-71页
        3.4.1 和差波束法第64-66页
        3.4.2 实验仿真第66-71页
    3.5 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4.1 论文工作总结第73-74页
    4.2 工作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作者简介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子侦察技术研究
下一篇: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