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对抗全局窃听的安全网络编码算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网络编码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安全网络编码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对抗窃听的安全网络编码第18-35页
    2.1 网络编码第18-27页
        2.1.1 网络编码的数学基础第18-22页
        2.1.2 线性网络编码第22-25页
        2.1.3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第25-27页
    2.2 基于信息论的抗窃听网络编码第27-30页
        2.2.1 窃听网络模型第27-28页
        2.2.2 编码方案举例第28-30页
    2.3 基于密码学的抗窃听网络编码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新的加密信源消息的抗全局窃听方案第35-45页
    3.1 网络模型第35页
    3.2 通信模型假设第35-36页
    3.3 编码方案第36-37页
    3.4 编码方案举例第37-39页
    3.5 性能分析第39-44页
        3.5.1 带宽开销第39-40页
        3.5.2 加密量第40页
        3.5.3 预编码复杂度第40-41页
        3.5.4 编码时间第41-42页
        3.5.5 安全性分析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新的隐藏预编码矩阵的抗全局窃听方案第45-62页
    4.1 网络模型第45页
    4.2 通信模型假设第45-46页
    4.3 基础编码方案第46-47页
    4.4 基础编码方案举例第47-51页
    4.5 基础编码方案的低复杂度改进第51-53页
    4.6 改进编码方案举例第53-56页
    4.7 方案性能分析第56-61页
        4.7.1 带宽开销第56页
        4.7.2 加密量第56页
        4.7.3 预编码复杂度第56-57页
        4.7.4 编码时间第57-58页
        4.7.5 安全性分析第58-61页
    4.8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并行知识发现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质量模型特征模型的垃圾评论特征分析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