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成孔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桩、桩基础的发展 | 第8-10页 |
1.1.1 桩和桩基础 | 第8-9页 |
1.1.2 桩和桩基础的发展史 | 第9-10页 |
1.2 桩的分类及特点 | 第10-19页 |
1.2.1 桩的分类 | 第10-12页 |
1.2.2 预制桩与灌注桩的特点 | 第12-19页 |
1.2.2.1 预制桩及其特点 | 第12-13页 |
1.2.2.2 灌注桩及其特点 | 第13-14页 |
1.2.2.3 预制桩与灌注桩的区别 | 第14页 |
1.2.2.4 各种形式灌注桩的特点 | 第14-19页 |
1.3 桩的应用 | 第19-22页 |
1.3.1 桩在高铁建设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2 桩在城市地铁建设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1.3.3 桩在公路建设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4 桩在桥梁建设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5 桩在高楼大厦建设方面的应用 | 第22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旋挖成孔灌注桩设计方法的研究 | 第24-39页 |
2.1 传统桩的设计理论 | 第24-30页 |
2.1.1 桩的类型的选择 | 第24-25页 |
2.1.2 桩端持力层与桩长的确定 | 第25-26页 |
2.1.3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 | 第26-27页 |
2.1.4 桩的布置 | 第27-28页 |
2.1.5 桩基中各桩的荷载及沉降的验算 | 第28-29页 |
2.1.6 桩身的构造 | 第29-30页 |
2.2 旋挖成孔灌注桩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30-31页 |
2.3 旋挖成孔灌注桩的设计方法 | 第31-38页 |
2.3.1 负摩阻力产生的情形 | 第31-32页 |
2.3.2 单桩单位面积负摩阻力的计算 | 第32-33页 |
2.3.3 考虑负摩阻力时的单桩的容许承载力计算 | 第33-35页 |
2.3.4 考虑负摩阻力时旋挖成孔灌注桩的配筋 | 第35-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旋挖成孔灌注桩成孔方法的对比研究 | 第39-48页 |
3.1 旋挖成孔法施工工艺 | 第39-41页 |
3.1.1 旋挖成孔法的施工原理 | 第39页 |
3.1.2 旋挖成孔法的施工顺序 | 第39-40页 |
3.1.3 旋挖成孔法的施工特点 | 第40-41页 |
3.2 旋挖成孔法与反循环成孔法性能比较 | 第41-42页 |
3.2.1 反循环成孔法的施工原理 | 第41页 |
3.2.2 反循环成孔法的优点 | 第41页 |
3.2.3 旋挖成孔法与反循环成孔法性能的比较 | 第41-42页 |
3.3 旋挖成孔法与正循环成孔法性能比较 | 第42-43页 |
3.3.1 正循环成孔法的施工原理 | 第42页 |
3.3.2 正循环成孔法的优点 | 第42-43页 |
3.3.3 旋挖成孔法与正循环成孔法性能的比较 | 第43页 |
3.4 旋挖成孔法与人工挖孔成孔法性能比较 | 第43-44页 |
3.4.1 人工挖孔成孔法的施工原理 | 第43页 |
3.4.2 人工挖孔成孔法的优点 | 第43-44页 |
3.4.3 旋挖成孔法与人工挖孔成孔法性能的比较 | 第44页 |
3.5 旋挖成孔法与冲击钻成孔法性能比较 | 第44-46页 |
3.5.1 冲击钻成孔法的施工原理 | 第44-45页 |
3.5.2 冲击钻成孔法的优点 | 第45页 |
3.5.3 旋挖成孔法与冲击钻成孔法性能的比较 | 第45-46页 |
3.6 旋挖成孔法与沉管成孔法性能比较 | 第46-47页 |
3.6.1 沉管成孔法的施工原理 | 第46页 |
3.6.2 沉管成孔法的优点 | 第46页 |
3.6.3 旋挖成孔法与沉管成孔法性能的比较 | 第46-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48-57页 |
4.1 旋挖成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第48-49页 |
4.1.1 施工准备阶段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第48页 |
4.1.2 成孔阶段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第48-49页 |
4.1.3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阶段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第49页 |
4.1.4 灌注混凝土阶段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第49页 |
4.2 针对各种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 第49-56页 |
4.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 第49-50页 |
4.2.2 成孔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 第50-54页 |
4.2.3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 第54-55页 |
4.2.4 灌注混凝土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效的研究 | 第57-65页 |
5.1 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特点 | 第57-58页 |
5.1.1 旋挖成孔灌注桩适用的地层 | 第57页 |
5.1.2 旋挖成孔灌注桩的钻进速度 | 第57页 |
5.1.3 旋挖钻机的定位及转移 | 第57-58页 |
5.1.4 旋挖成孔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 | 第58页 |
5.2 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成孔工效 | 第58-64页 |
5.2.1 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5.2.2 工程条件 | 第59-61页 |
5.2.3 成孔工效 | 第61-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6.1 结论 | 第65-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6.2.1 旋挖桩的展望 | 第67页 |
6.2.2 旋挖设备的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