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基于非线性控制的UPFC在微电网中的潮流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微电网潮流控制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UPFC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UPFC在微电网中的潮流控制特性第18-42页
    2.1 微电网的结构、元件原理与潮流控制方式第18-25页
        2.1.1 微电网的基本结构第18-19页
        2.1.2 微电源和储能装置的工作原理第19-23页
        2.1.3 微电网的潮流控制方式第23-25页
    2.2 UPFC的结构、原理与工作方式第25-29页
        2.2.1 UPFC的基本结构第25-26页
        2.2.2 UPFC的工作原理第26-27页
        2.2.3 UPFC的主要工作方式第27-29页
    2.3 UPFC在微电网中潮流控制特性分析第29-33页
    2.4 含UPFC的微电网潮流控制计算第33-41页
        2.4.1 UPFC的等效功率注入模型第33-34页
        2.4.2 潮流计算的约束条件第34-36页
        2.4.3 潮流计算的基本流程第36-37页
        2.4.4 算例分析第37-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UPFC的潮流控制策略第42-63页
    3.1 UPFC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控制目标第42-44页
        3.1.1 UPFC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第42-43页
        3.1.2 UPFC的控制目标第43-44页
    3.2 串联侧反步滑模控制策略及控制器设计第44-51页
        3.2.1 反步法控制原理第44-46页
        3.2.2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第46-47页
        3.2.3 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第47-51页
    3.3 并联侧解耦控制策略及控制器设计第51-54页
        3.3.1 并联侧的不同控制模式第51-53页
        3.3.2 并联侧解耦控制器设计第53-54页
    3.4 算例分析第54-62页
        3.4.1 线路输送功率控制第54-56页
        3.4.2 线路功率与串联侧注入电压的特性关系第56-58页
        3.4.3 串联侧线路功率的调节范围第58页
        3.4.4 并联侧无功功率控制及功率平衡分析第58-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考虑附加串联阻抗的UPFC潮流控制作用第63-81页
    4.1 附加串联阻抗的可行性及选择原则第63-66页
        4.1.1 设置附加串联阻抗的可行性分析第63-64页
        4.1.2 附加串联阻抗的选择原则第64-66页
    4.2 设置串联阻抗下串联侧控制策略及控制器设计第66-70页
        4.2.1 设置串联阻抗下的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第66-69页
        4.2.2 串联侧交叉解耦控制策略及控制器设计第69-70页
    4.3 算例分析第70-80页
        4.3.1 设置串联阻抗下UPFC的潮流控制响应第70-74页
        4.3.2 设置串联阻抗下控制器的鲁棒性第74-75页
        4.3.3 设置串联阻抗下全系统的功率平衡分析第75-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eta的多电平逆变器研究
下一篇:一种无桥Sepic型PFC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