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融资租赁保理概述 | 第9-13页 |
一、融资租赁保理定义 | 第9-10页 |
二、融资租赁保理的类型解析 | 第10-12页 |
(一)直租型融资租赁保理 | 第10-11页 |
(二)回租型融资租赁保理 | 第11页 |
(三)结构性融资租赁保理 | 第11-12页 |
三、我国融资租赁保理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一)我国融资租赁保理的起源 | 第12-13页 |
(二)我国融资租赁保理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第二章 融资租赁保理制度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3-21页 |
一、案例简介 | 第14-15页 |
二、出租人与承租人法律关系分析 | 第15-18页 |
(一)出租人权利义务 | 第15-17页 |
(二)承租人权利义务 | 第17-18页 |
三、出租人与保理银行法律关系分析 | 第18-20页 |
(一)出租人权利义务 | 第18-19页 |
(二)保理银行权利义务 | 第19-20页 |
四、承租人与保理银行法律关系分析 | 第20-21页 |
(一)保理银行权利义务 | 第20页 |
(二)承租人权利义务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融资租赁保理的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21-39页 |
一、租赁物破产取回权问题 | 第23-28页 |
(一)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23-24页 |
(二)国际相关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24-26页 |
(三)完善建议 | 第26-28页 |
二、可转让债权的范围界定 | 第28-33页 |
(一)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28-29页 |
(二)国际相关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29-31页 |
(三)完善建议 | 第31-33页 |
三、债权转让通知主体与形式 | 第33-36页 |
(一)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33-34页 |
(二)国际相关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34-35页 |
(三)完善建议 | 第35-36页 |
四、债权转让优先权规则 | 第36-39页 |
(一)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36-38页 |
(二)国际相关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38页 |
(三)完善建议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融资租赁保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39-47页 |
一、案由界定 | 第39-42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39-42页 |
(二)完善建议 | 第42页 |
二、管辖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的确定 | 第42-45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42-43页 |
(二)完善建议 | 第43-45页 |
三、租赁物非善意取得举证问题 | 第45-47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45页 |
(二)完善建议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