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禁止令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我国刑事禁止令概述 | 第11-16页 |
1.1 刑事禁止令的立法背景 | 第11-12页 |
1.2 刑事禁止令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1 通说的观点 | 第12-13页 |
1.2.2 本文的观点 | 第13页 |
1.3 刑事禁止令的法律性质 | 第13-14页 |
1.3.1 关于刑事禁止令法律性质的学说 | 第13-14页 |
1.3.2 刑事禁止令应属于保安处分 | 第14页 |
1.4 刑事禁止令的特征 | 第14-16页 |
1.4.1 权利资格的禁止性 | 第14-15页 |
1.4.2 刑罚与行政处罚的兼有性 | 第15页 |
1.4.3 特殊预防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2 刑事禁止令的适用 | 第16-22页 |
2.1 适用前提 | 第16-17页 |
2.2 适用内容 | 第17-19页 |
2.3 适用期限 | 第19-20页 |
2.4 违反刑事禁止令的法律后果 | 第20-22页 |
3 域外刑事禁止令制度比较 | 第22-26页 |
3.1 与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相应制度之比较 | 第22-24页 |
3.2 与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相应制度之比较 | 第24-25页 |
3.3 可资借鉴之处 | 第25-26页 |
4 刑事禁止令的缺陷与完善 | 第26-31页 |
4.1 刑事禁止令的缺陷 | 第26-28页 |
4.1.1 法律依据不完善 | 第26页 |
4.1.2 内容缺乏统合性 | 第26页 |
4.1.3 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 第26-27页 |
4.1.4 执行主体的科学性不足 | 第27-28页 |
4.2 刑事禁止令的完善建议 | 第28-31页 |
4.2.1 完善法律依据 | 第28-29页 |
4.2.2 完善管制犯违反禁止令的规定 | 第29页 |
4.2.3 完善司法适用与执行 | 第29-30页 |
4.2.4 健全人身危险性评估体系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