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3-18页 |
一、商业银行风险 | 第13-14页 |
(一)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 第13-14页 |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 | 第14-16页 |
(一)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特殊的关系促成房地产金融的产生 | 第14-15页 |
(二) 房地产金融风险 | 第15-16页 |
三、房地产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一个理论视角的考察 | 第18-29页 |
一、基于泡沫视角的市场风险的形成机理 | 第18-23页 |
(一)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 | 第19-21页 |
(二) 房地产泡沫的适度性分析 | 第21-23页 |
二、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 | 第23-29页 |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二) 信息不对称下信用风险的形成 | 第24-26页 |
(三) 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29-45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描述 | 第29-34页 |
(一) 市场风险大 | 第29-33页 |
(二) 信用风险大 | 第33-34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 第34-41页 |
(一) 市场风险的实证检验 | 第34-39页 |
(二) 信用风险的案例分析 | 第39-41页 |
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会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41-45页 |
(一)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 第41-42页 |
(二) 非理性预期和盲目的从众行为 | 第42-43页 |
(三) 过度投机 | 第43页 |
(四) 信息不对称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思考 | 第45-58页 |
一、警惕房地产泡沫,防范市场风险 | 第45-52页 |
(一) 国际教训——以日本房地产泡沫为例 | 第45-49页 |
(二) 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的思考 | 第49-52页 |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信用风险 | 第52-58页 |
(一) 国际经验——以德、美等西方国家为例 | 第52-54页 |
(二) 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信用风险的思考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