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诉法修改背景下检察监督职权的变化及问题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检察监督职权的变化第10-16页
    1.1 监督范围的变化第10-11页
    1.2 监督方式的变化第11-12页
    1.3 监督手段的变化第12-14页
    1.4 监督程序的变化第14-16页
第2章 检察监督职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第16-23页
    2.1 检察机关三个月办案期限的计算问题第16-17页
    2.2 检察机关对监督方式的选择权问题第17-18页
    2.3 当事人在检察环节消极行使权利的问题第18-19页
    2.4 检察机关对调解书监督权的行使问题第19-20页
    2.5 再审后检察监督权的行使问题第20-21页
    2.6 申请再审及申请检察机关监督的期限问题第21-23页
第3章 解决检察监督职权行使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第23-37页
    3.1 办案期限起算点的解决第23-25页
        3.1.1 从调(借)阅人民法院审判案卷之日起开始计算第23-24页
        3.1.2 从检察机关立案之日起计算第24-25页
        3.1.3 从检察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计算第25页
    3.2 检察机关对监督权选择问题的解决第25-26页
        3.2.1 与当事人协商选择第25页
        3.2.2 依据不同实际情况选择第25-26页
        3.2.3 抗诉或再审建议未得到支持应及时补救第26页
    3.3 当事人消极行使权利问题的解决第26-29页
        3.3.1 申诉人不及时提供证据的第27-28页
        3.3.2 当事人不领取相关法律文书的第28-29页
        3.3.3 对检察机关调查核实不予配合的第29页
    3.4 检察机关对调解监督问题的解决第29-30页
    3.5 检察监督职权再次行使问题的解决第30-34页
        3.5.1 法院主动再审后检察监督职权的行使第30-31页
        3.5.2 人民法院被动再审后检察监督职权的行使第31-33页
        3.5.3 法院被动再审后另一方当事人再审申请权第33-34页
    3.6 再审申请期限问题的解决第34-37页
        3.6.1 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的期限设定第34-36页
        3.6.2 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期限的起算点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集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中小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及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