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新时期以来我国青春电影的话语演变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我国青春电影的代际发展第14-22页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青春电影第14-17页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青春电影第17-19页
    第三节 21世纪的青春电影第19-22页
第二章 青春电影代表作中的核心话题之演变第22-36页
    第一节 时代的记忆第22-28页
        一、《庐山恋》:开放与和解的80年代第23-25页
        二、《阳光灿烂的日子》:离经又叛道的90年代第25-26页
        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怀旧之名致青春的新世纪第26-28页
    第二节 理想的抒发第28-31页
        一、《庐山恋》:为人民服务第28-29页
        二、《阳光灿烂的日子》:少年英雄梦第29-30页
        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理想遇见现实第30-31页
    第三节 爱情的追求第31-36页
        一、《庐山恋》:以结婚为前提第31-32页
        二、《阳光灿烂的日子》:自由恋爱至上第32-34页
        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爱情是青春的主旋律第34-36页
第三章 青春电影话语叙事方式的多维比较第36-48页
    第一节 说与被说:身体叙事之显现第36-39页
        一、20世纪80年代:告别政治化身体第36-37页
        二、20世纪90年代:自我意识复苏第37-38页
        三、21世纪:被言说的他者第38-39页
    第二节 历史与青春对话:叙事环境之多元第39-44页
        一、空间环境:乡村、城镇、城市第40-42页
        二、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第42-44页
    第三节 电影幻像:女性形象叙事之转变第44-48页
        一、表征:从顺从到独立第44-46页
        二、功能:从救赎到消费第46-48页
第四章 青春电影中不同话语的文化承载分析第48-57页
    第一节 叛逆·虚拟的调解人第48-50页
        一、20世纪80年代:反讽精神第48-49页
        二、20世纪90年代:暴力与性第49页
        三、21世纪:成长宣泄第49-50页
    第二节 神话·权力的游戏第50-53页
        一、20世纪80年代:意识形态的规训第51页
        二、20世纪90年代:父亲有意识的缺席第51-52页
        三、21世纪:被殖民化改写的青春第52-53页
    第三节 狂欢·亚文化的迷失第53-57页
        一、20世纪80年代至今:从青春万岁到青春消费第54-55页
        二、21世纪:消费后的青春失语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日韩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下一篇: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的戏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