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治疗的伦理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3页 |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2 无效治疗的概念分析 | 第18-26页 |
| 2.1 无效治疗的概念 | 第18-22页 |
| 2.1.1 定量和定性分析 | 第18-20页 |
| 2.1.2 生理性质无效 | 第20-22页 |
| 2.2 无效治疗的对象和方式 | 第22-24页 |
| 2.3 与无效治疗相近概念的区分 | 第24-26页 |
| 2.3.1 无效治疗与安乐死的区分 | 第24-25页 |
| 2.3.2 无效治疗与任其死亡的区分 | 第25-26页 |
| 3 无效治疗的伦理问题 | 第26-42页 |
| 3.1 死亡权之争 | 第26-32页 |
| 3.1.1 病人有无选择死亡的权利 | 第26-28页 |
| 3.1.2 代理人有无权利代替病人选择死亡 | 第28-30页 |
| 3.1.3 医务人员有无实施无效治疗的义务 | 第30-32页 |
| 3.2 解除痛苦和人道主义 | 第32-33页 |
| 3.3 无效治疗立法是否可行:滑坡论证 | 第33-35页 |
| 3.4 应该由谁作决定 | 第35-42页 |
| 3.4.1 病人和家属 | 第36-38页 |
| 3.4.2 医生 | 第38-39页 |
| 3.4.3 病人或家属与医生共同决定 | 第39-40页 |
| 3.4.4 医院伦理委员会 | 第40-42页 |
| 4 建议和对策 | 第42-46页 |
| 4.1 对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进行优死教育 | 第42-43页 |
| 4.2 要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 | 第43-44页 |
| 4.3 建立相关人员的咨询和培训制度 | 第44页 |
| 4.4 完善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44页 |
| 4.5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