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位调制格式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相干光通信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论文的工作 | 第17-20页 |
2 光相位调制格式基础及信号产生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调制原理与技术 | 第20-25页 |
2.3 相位调制格式调制与解调 | 第25-30页 |
2.4 光纤链路损伤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相位调制码型转换及其应用 | 第33-61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DPSK-DB调制格式在WDM-PON中的应用 | 第33-47页 |
3.3 基于新型硅基器件的DP-DPSK信号解调 | 第47-55页 |
3.4 基于硅基MRR-MZI的UWB信号产生 | 第55-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先进调制格式光相干探测 | 第61-88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光相干探测接收机 | 第61-65页 |
4.3 数据恢复算法 | 第65-75页 |
4.4 相干探测信号数据恢复 | 第75-80页 |
4.5 新型级联盲均衡算法 | 第80-8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5 奈奎斯特QPSK信号传输 | 第88-104页 |
5.1 Nyquist-WDM介绍 | 第88-90页 |
5.2 Nyquist QPSK产生与信号恢复 | 第90-95页 |
5.3 Nyquist QPSK实验研究 | 第95-10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9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9-121页 |
附录2 本论文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