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流式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工艺 | 第13-19页 |
2.1 人工湿地内容概述 | 第13-15页 |
2.1.1 人工湿地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人工湿地的特点 | 第13-14页 |
2.1.3 人工湿地处理去除污染物原理 | 第14-15页 |
2.2 人工湿地的主要构建类型 | 第15-18页 |
2.2.1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 第15-16页 |
2.2.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 第16-17页 |
2.2.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 第17页 |
2.2.4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理论分析 | 第19-32页 |
3.1 前置氧化塘 + 过滤区 | 第20-23页 |
3.1.1 前置氧化塘 + 过滤区理论技术设计 | 第21页 |
3.1.2 前置氧化塘+过滤区实施方式 | 第21-23页 |
3.2 核心处理系统(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 | 第23-30页 |
3.2.1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理论技术 | 第23-25页 |
3.2.2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实施方式 | 第25-30页 |
3.3 后置系统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人工湿地复合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分析 | 第32-53页 |
4.1 进出水数据监测分析 | 第32-49页 |
4.1.1 工艺设备生产材料 | 第32-33页 |
4.1.2 工艺设备构造生产 | 第33-37页 |
4.1.3 数据采集技术手段 | 第37-38页 |
4.1.4 红霞村二期工程概况 | 第38-45页 |
4.1.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5-49页 |
4.2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4.2.1 COD 的去除率 | 第49-50页 |
4.2.2 NH_3 - N 的去除率 | 第50-51页 |
4.2.3 TP 的去除率 | 第51-52页 |
4.2.4 COD 容积负荷率 | 第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