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小企业经济发展迅猛 | 第11页 |
1.1.2 微小企业贷款融资困难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1.2.1 可有效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 第13页 |
1.2.2 可提高银行资金盈利水平 | 第13页 |
1.2.3 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先占有市场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1 信贷工厂模式产生背景 | 第14-15页 |
1.3.2 信贷工厂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现状与融资环境 | 第17-21页 |
2.1 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 | 第17页 |
2.2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 第17-18页 |
2.2.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 第17-18页 |
2.2.2 缺乏稳定资金来源 | 第18页 |
2.2.3 直接融资规模小 | 第18页 |
2.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第18-21页 |
2.3.1 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3.2 银行信贷体制的制约 | 第19页 |
2.3.3 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 | 第19-20页 |
2.3.4 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 | 第20页 |
2.3.5 缺乏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应有的政策扶持 | 第20-21页 |
第3章 信贷工厂模式的产生背景 | 第21-26页 |
3.1 传统业务模式需要改变 | 第21-22页 |
3.2 流程化改造创造了条件 | 第22-23页 |
3.2.1 客户中心理念 | 第22页 |
3.2.2 业务流程重塑 | 第22-23页 |
3.3 信贷工厂模式优势凸显 | 第23-26页 |
3.3.1 优化了银行资源 | 第23-24页 |
3.3.2 更加专业全面 | 第24页 |
3.3.3 更加便捷高效 | 第24页 |
3.3.4 下放部分权限,审批更加自主 | 第24页 |
3.3.5 流程更规范精细 | 第24-25页 |
3.3.6 规模效应更明显、财务成本更节约 | 第25-26页 |
第4章 案例借鉴—常熟农商银行“信贷工厂”模式分析 | 第26-37页 |
4.1 业务概况 | 第26-27页 |
4.2 战略定位 | 第27-28页 |
4.2.1 采用“信贷工厂”业务模式的独立准事业部制管理模式 | 第27页 |
4.2.2 明确全国性发展战略布局 | 第27-28页 |
4.3 完善制度 | 第28-33页 |
4.3.1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标准化“信贷工厂”产品 | 第28-29页 |
4.3.2 设计科学高效的业务操作流程 | 第29-30页 |
4.3.3 建立起多维度分层的利率定价模型 | 第30-31页 |
4.3.4 独立成本核算,推动专业化经营 | 第31页 |
4.3.5 建立起高效化的审批风控机制 | 第31-32页 |
4.3.6 严格信息通报,建立健全违约客户信息上报路径 | 第32-33页 |
4.3.7 合规化风险防控,“四机五防”强化风险管理水平 | 第33页 |
4.4 团队管理 | 第33-37页 |
4.4.1 “一把尺子”招聘,从源头培养合格人才 | 第34页 |
4.4.2 “上下互动、进出灵活、高低自由”的人员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4.4.3 创新团队文化建设 | 第35-37页 |
第5章 信贷工厂模式的前景 | 第37-41页 |
5.1 市场空间广阔 | 第37页 |
5.2 政策层面在推动 | 第37-38页 |
5.3 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38-41页 |
5.3.1 软信息不对称分析法 | 第39页 |
5.3.2 财务信息逻辑检验法 | 第39页 |
5.3.3 标准化贷款审批法 | 第39-40页 |
5.3.4 全方位贷后监控法 | 第40-41页 |
第6章 总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