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 第9-20页 |
1 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 紫草宁概述 | 第9-12页 |
1.2 紫草宁及其衍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苯氧羧酸类功能分子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 酯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2.2 苯氧羧酸功能分子研究 | 第14-16页 |
2.2.1 降血脂药贝特类 | 第14-15页 |
2.2.2 HIV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 | 第15页 |
2.2.3 神经系统药氯酯醒 | 第15-16页 |
3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0-54页 |
1 紫草宁苯氧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制备 | 第20-41页 |
1.1 前言 | 第20页 |
1.2 所需主要试剂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1.3 合成步骤及方法 | 第21-41页 |
1.3.1 苯氧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21-29页 |
1.3.1.1 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1-22页 |
1.3.1.2 2,5-二甲基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2页 |
1.3.1.3 邻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2-23页 |
1.3.1.4 对氟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3页 |
1.3.1.5 对叔丁基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3页 |
1.3.1.6 2-甲基-4-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3-24页 |
1.3.1.7 对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4页 |
1.3.1.8 2-苯氧基丁酸的合成 | 第24-25页 |
1.3.1.9 间甲基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5页 |
1.3.1.10 2-(4-氯苯氧基)异丁酸的合成 | 第25页 |
1.3.1.11 对溴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5-26页 |
1.3.1.12 2,3-二甲基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6页 |
1.3.1.13 4-(4-氯-2-甲基苯氧基)丁酸的合成 | 第26-27页 |
1.3.1.14 对甲基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7页 |
1.3.1.15 2,6-二甲基苯氧乙酸的合成 | 第27页 |
1.3.1.16 4-苯氧基苯乙酸的合成 | 第27-28页 |
1.3.1.17 苯氧丁酸的合成 | 第28页 |
1.3.1.18 苯氧丙酸的合成 | 第28页 |
1.3.1.19 2-苯氧基丙酸的合成 | 第28-29页 |
1.3.2 紫草宁苯氧羧酸酯的合成 | 第29-41页 |
1.3.2.1 紫草宁-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29-30页 |
1.3.2.2 紫草宁-2,5-二甲基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0页 |
1.3.2.3 紫草宁-邻氯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0-31页 |
1.3.2.4 紫草宁-对氟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1-32页 |
1.3.2.5 紫草宁-4-叔丁基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2页 |
1.3.2.6 紫草宁-2-甲基-4-氯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2-33页 |
1.3.2.7 紫草宁-对氯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3页 |
1.3.2.8 紫草宁-2-苯氧基丁酸酯的合成 | 第33-34页 |
1.3.2.9 紫草宁-3-甲基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4-35页 |
1.3.2.10 紫草宁-2-(4-氯苯氧基)异丁酸酯的合成 | 第35页 |
1.3.2.11 紫草宁-4-溴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5-36页 |
1.3.2.12 紫草宁-2,3-二甲基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6-37页 |
1.3.2.13 紫草宁-4-(4-氯-2-甲基苯氧基)丁酸酯的合成 | 第37页 |
1.3.2.14 紫草宁-4-甲基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7-38页 |
1.3.2.15 紫草宁-2,6-二甲基苯氧乙酸酯的合成 | 第38-39页 |
1.3.2.16 紫草宁-4-苯氧基苯乙酸酯的合成 | 第39页 |
1.3.2.17 紫草宁-4-苯氧丁酸酯的合成 | 第39-40页 |
1.3.2.18 紫草宁-3-苯氧丙酸酯的合成 | 第40-41页 |
1.3.2.19 紫草宁-2-苯氧丙酸酯的合成 | 第41页 |
2 活性检测部分 | 第41-52页 |
2.1 所需主要试剂药品及实验设备 | 第41-42页 |
2.2 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 | 第42-52页 |
2.2.1 细胞活性试验IC_(50)值测定 | 第42-45页 |
2.2.1.1 IC_(50)值测定方法及步骤 | 第42-43页 |
2.2.1.2 IC_(50)值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2.2.2 细胞凋亡检测 | 第45-48页 |
2.2.2.1 细胞凋亡方法及步骤 | 第45-46页 |
2.2.2.2 细胞凋亡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2.2.3 细胞周期检测 | 第48-49页 |
2.2.3.1 细胞周期方法及步骤 | 第48-49页 |
2.2.3.2 细胞周期实验结果 | 第49页 |
2.2.4 Docking计算的研究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全文讨论 | 第54-56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56-57页 |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附图(~1H NMR核磁数据图谱及质谱图) | 第58-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