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卫星通信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卫星通信调制解调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高速卫星通信调制解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高速调制解调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2.1 卫星通信调制体制 | 第16-20页 |
2.1.1 卫星信道特性 | 第16-17页 |
2.1.2 高阶调制方式 | 第17-19页 |
2.1.3 16APSK的星座模型 | 第19-20页 |
2.2 高速并行处理架构 | 第20-21页 |
2.3 调制技术基本原理 | 第21-25页 |
2.3.1 调制器数学模型及结构 | 第21-22页 |
2.3.2 成型滤波与匹配滤波 | 第22-25页 |
2.4 解调技术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2.4.1 解调器数学模型及结构 | 第25-27页 |
2.4.2 载波恢复技术 | 第27页 |
2.4.3 位同步技术 | 第27-28页 |
2.5 频率合成技术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高速调制解调器的关键技术 | 第30-58页 |
3.1 16APSK星座的设计与优化 | 第30-32页 |
3.2 16APSK高速调制器关键技术 | 第32-36页 |
3.2.1 并行成形滤波 | 第33-35页 |
3.2.2 并行上变频 | 第35-36页 |
3.3 16APSK高速解调器结构 | 第36-37页 |
3.4 并行匹配滤波技术 | 第37-40页 |
3.4.1 频域并行匹配滤波 | 第37-38页 |
3.4.2 时域并行匹配滤波 | 第38-39页 |
3.4.3 时域频域复杂度分析 | 第39-40页 |
3.5 位同步技术 | 第40-48页 |
3.5.1 定时误差估计原理 | 第41-42页 |
3.5.2 位同步算法 | 第42-43页 |
3.5.3 Gardner位同步环路 | 第43-47页 |
3.5.4 并行位同步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3.6 载波恢复技术 | 第48-53页 |
3.6.1 判决导引算法 | 第49-50页 |
3.6.2 极性判决算法 | 第50-51页 |
3.6.3 改进的联合载波恢复技术 | 第51-53页 |
3.6.4 并行载波恢复方案设计 | 第53页 |
3.7 高速数据接口设计 | 第53-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高速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75页 |
4.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58页 |
4.2 系统参数与开发平台 | 第58-60页 |
4.3 16APSK高速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5页 |
4.3.1 信源产生模块 | 第60-61页 |
4.3.2 符号映射模块 | 第61-62页 |
4.3.3 并行成型滤波模块 | 第62-63页 |
4.3.4 正交上变频模块 | 第63-64页 |
4.3.5 16APSK调制器实现结果 | 第64-65页 |
4.4 16APSK高速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73页 |
4.4.1 高速数据接口模块 | 第65-66页 |
4.4.2 并行匹配滤波模块 | 第66-67页 |
4.4.3 并行位同步模块 | 第67-70页 |
4.4.4 并行载波恢复模块 | 第70-72页 |
4.4.5 16APSK解调器实现结果 | 第72-73页 |
4.5 基带开发板资源使用分析 | 第73-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