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 1.2.1 偏振态恢复算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频偏估计算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载波相位恢复算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4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光信号协同估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相干光通信系统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 2.1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链路损伤 | 第16-18页 |
| 2.2 先进调制格式 | 第18-19页 |
| 2.3 光信噪比(OSNR)与传输误码率(BER)分析 | 第19-20页 |
| 2.4 编码技术 | 第20-24页 |
| 2.4.1 基于 16QAM的格雷编码 | 第20-22页 |
| 2.4.2 基于 16QAM的部分差分编码 | 第22-24页 |
| 2.5 相干光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 第24页 |
| 2.6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原理 | 第24-28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基于EKF的偏振态和载波相位协同估计技术 | 第29-38页 |
| 3.1 基于EKF的QPSK/16QAM混合调制信号偏振态和相位协同估计技术 | 第29-32页 |
| 3.1.1 算法原理 | 第29-30页 |
| 3.1.2 技术性能 | 第30-32页 |
| 3.2 基于EKF的高阶QAM信号偏振态和相位协同估计技术 | 第32-37页 |
| 3.2.1 算法原理 | 第33页 |
| 3.2.2 技术性能 | 第33-3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基于EKF的载波相位和频偏协同估计技术 | 第38-44页 |
| 4.1 基于EKF的载波相位和频偏协同估计原理 | 第38-40页 |
| 4.2 基于EKF的载波相位和频偏协同估计性能 | 第40-43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基于EKF的偏振态、载波相位和频偏协同估计技术 | 第44-51页 |
| 5.1 基于EKF的偏振态、载波相位和频偏协同估计原理 | 第44-46页 |
| 5.2 基于EKF的偏振态、载波相位和频偏协同估计性能 | 第46-50页 |
| 5.2.1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 5.2.2 实验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