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环境政策工具理论研究及其在江西省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价值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环境政策工具的基础理论第14-21页
    2.1 政策工具的定义第14-15页
    2.2 环境政策工具的一般理论第15-21页
        2.2.1 环境政策工具的含义第15页
        2.2.2 环境政策工具的分类第15-16页
        2.2.3 环境政策工具的对比分析第16-18页
        2.2.4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原则第18-21页
第3章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第21-28页
    3.1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背景第21-23页
        3.1.1 外部性与环境外部性第21-22页
        3.1.2 政策失灵与市场失灵第22-23页
    3.2 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理论基础第23-24页
        3.2.1 庇古理论第23页
        3.2.2 科斯理论第23页
        3.2.3 庇古政策和科斯政策的区别第23-24页
    3.3 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基本形态第24-28页
        3.3.1 排污税费第24页
        3.3.2 补贴/降低补贴第24-25页
        3.3.3 排污权交易第25-26页
        3.3.4 其他形式市场化工具第26页
        3.3.5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的使用条件第26-28页
第4章 江西省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及效果分析第28-41页
    4.1 江西省环境现状第28-29页
    4.2 江西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29页
    4.3 环境法律法规第29-30页
    4.4 环境管理制度第30-31页
    4.5 江西省采用的命令与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第31-34页
        4.5.1 环境规划手段第31-32页
        4.5.2 污染物限期治理手段第32页
        4.5.3 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手段第32-33页
        4.5.4 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第33-34页
    4.6 江西省采用的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第34-38页
        4.6.1 排污收费手段第34-35页
        4.6.2 排污权交易手段第35-38页
        4.6.3 生态补偿机制第38页
    4.7 江西省采用的劝说与鼓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第38-41页
        4.7.1 环境信息公开第38-39页
        4.7.2 公众参与第39-41页
第5章 江西省环境政策的意见建议第41-47页
    5.1 思路创新方面第41页
    5.2 法规政策方面第41-42页
    5.3 排污许可证方面第42-43页
    5.4 税收收费方面第43-44页
    5.5 排放权交易方面第44-45页
    5.6 劝说与鼓励方面第45-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48页
    6.2 下一步工作的方向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gBee网络的地铁基坑在线监测系统
下一篇:农村扶贫开发中社会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南城县上唐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