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5-16页 |
1 太阳能与太阳能电池 | 第16-39页 |
1.1 绪论 | 第16-17页 |
1.2 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1 硅基太阳能电池 | 第17页 |
1.2.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7-18页 |
1.2.3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8页 |
1.2.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8-19页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9-39页 |
1.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1.3.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衡量标准 | 第20-21页 |
1.3.3 光敏染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35页 |
1.3.4 氧化还原电对的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1.3.5 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37页 |
1.3.6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37-39页 |
2 异喹啉阳离子光敏染料的合成及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第39-62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电池的组装 | 第40-42页 |
2.2.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2.2.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41-42页 |
2.3 染料JH301-JH304的物理、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42-49页 |
2.3.1 染料JH301-JH304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电化学性质 | 第42-45页 |
2.3.2 染料JH301-JH304的光伏性能 | 第45-49页 |
2.4 染料JH301-JH304的合成与表征 | 第49-61页 |
2.4.1 常用有机反应步骤 | 第49页 |
2.4.2 染料JH301-JH304供电子体的合成 | 第49-53页 |
2.4.3 染料JH301-JH304π桥基的合成 | 第53-55页 |
2.4.4 光敏染料JH301-JH304的合成 | 第55-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3 不同-CH_2-数目对异喹啉阳离子染料以及绕丹宁染料光伏性能的影响 | 第62-81页 |
3.1 引言 | 第62-63页 |
3.2 不同亚甲基异喹啉阳离子染料的物理、电化学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63-68页 |
3.2.1 染料JH101-JH103的物理、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63-64页 |
3.2.2 染料JH101-JH103的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64-68页 |
3.3 不同-CH_2-数目绕丹宁光敏染料的物理、电化学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68-73页 |
3.3.1 染料JH501和JH502的物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68-70页 |
3.3.2 染料JH501和JH502的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70-73页 |
3.4 不同-CH_2-异喹啉阳离子染料以及绕丹宁染料的合成 | 第73-79页 |
3.4.1 染料JH101-JH103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73-77页 |
3.4.2 染料JH501和JH502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77-7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4 羟基吡啶阳离子光敏染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81-97页 |
4.1 引言 | 第81-82页 |
4.2 染料的物理、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82-88页 |
4.2.1 染料JH401-JH404的物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82-85页 |
4.2.2 染料JH401-JH404的光伏性能研究 | 第85-88页 |
4.3 染料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88-96页 |
4.3.1 染料供电子体和吸电子体的合成 | 第88-92页 |
4.3.2 最终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92-9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5 菲醌衍生物为π桥基光敏染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97-109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染料的物理、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98-103页 |
5.2.1 染料JH201-JH203的物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98-100页 |
5.2.2 染料JH201-JH203的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100-103页 |
5.3 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3-108页 |
5.3.1 染料JH201-JH203的供电子体和π桥基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3-105页 |
5.3.2 最终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5-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6 D-π-A和D-A-π-A结构吩噻嗪染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109-120页 |
6.1 引言 | 第109页 |
6.2 染料的物理、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109-114页 |
6.2.1 染料JH305和JH307的物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109-112页 |
6.2.2 染料JH305和JH307的光伏性能的研究 | 第112-114页 |
6.3 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4-118页 |
6.3.1 化合物2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5页 |
6.3.2 化合物3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5页 |
6.3.3 化合物4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5-116页 |
6.3.4 化合物5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6页 |
6.3.5 化合物6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6-117页 |
6.3.6 化合物7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7页 |
6.3.7 化合物8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7页 |
6.3.8 化合物9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7页 |
6.3.9 化合物10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7-118页 |
6.3.10 化合物11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8页 |
6.3.11 染料JH305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8页 |
6.3.12 染料JH307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3页 |
7.1 结论 | 第120-121页 |
7.2 创新点摘要 | 第121页 |
7.3 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3页 |
附录1 光敏染料结构与编号 | 第133-135页 |
附录2 名词缩写与诠释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