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公民自愿参与模型为分析工具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一、导论第11-17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选题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14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三)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第14-16页
        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分析工具第15-16页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6-17页
        1. 研究内容第16页
        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二、公民参与城管执法概述第17-29页
    (一) 城管执法的概念及特征第17-19页
        1. 城管执法的概念第17页
        2. 城管执法的特征第17-19页
    (二)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1. 人民主权理论第19-20页
        2. 参与式民主理论第20-21页
        3. 正当程序原则第21-23页
    (三)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主要形式第23-24页
    (四)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现实意义第24-29页
        1.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有利于促进城管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第24-25页
        2.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有利于提高城管执法效率第25-26页
        3.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有利于提高公民整体素质第26-27页
        4.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第27页
        5.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第27-29页
三、公民参与城管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41页
    (一) 参与资源不足,分配不合理第29-33页
        1.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时间不充分第29-30页
        2.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经济基础不牢第30-31页
        3.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技能不足第31-33页
    (二) 现实与期望相背,存在参与心理障碍第33-38页
        1.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态度冷漠第33-34页
        2. 公民对参与城管执法的效果不满意第34-36页
        3. 公民履行义务后的心理满足度偏低第36-38页
    (三) 参与的社会网络有限,社会动员参与的作用不大第38-41页
        1. 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社会网络有限第38-39页
        2. 社会动员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作用不大第39-41页
四、促进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对策探讨第41-48页
    (一) 开发参与资源,合理分配参与资源第41-43页
        1. 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灵活性第41-42页
        2. 发展市场经济,丰厚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物质基础第42页
        3. 加强公民教育,提升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技能第42-43页
    (二) 破除心理障碍,巩固公民参与的心理基础第43-46页
        1. 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意识第43-44页
        2. 健全回应机制,提高公民对参与城管执法效果的满意度第44-45页
        3. 培育公共精神,提高公民履行义务后的满足度第45-46页
    (三) 拓宽参与社会网络,加大社会动员力度第46-48页
        1. 培育社会资本,拓宽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社会网络第46页
        2. 丰富社会动员形式,加大动员公民参与城管执法的力度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弈论视角下的流动商贩无序经营治理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
下一篇:微博图片的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