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图片清单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4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8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4 相关既往研究 | 第19-22页 |
1.4.1 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结合 | 第19-20页 |
1.4.2 景观设施中传统元素的运用 | 第20-21页 |
1.4.3 文化创意园区中景观设施研究 | 第21-22页 |
1.5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对传统元素和景观设施的认知 | 第24-45页 |
2.1 传统元素的类型与特性 | 第24-38页 |
2.1.1 文字类 | 第24-25页 |
2.1.2 图案纹样 | 第25-29页 |
2.1.3 民间艺术 | 第29-32页 |
2.1.4 传统色彩 | 第32-33页 |
2.1.5 发明创造 | 第33-35页 |
2.1.6 传统绘画 | 第35-36页 |
2.1.7 传统建筑元素 | 第36-38页 |
2.2 对景观设施的认知 | 第38-39页 |
2.2.1 景观设施的概念 | 第39页 |
2.2.2 景观设施中传统元素的表达 | 第39页 |
2.3 景观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2.3.1 实用性原则 | 第39-40页 |
2.3.2 整体性原则 | 第40页 |
2.3.3 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 第40页 |
2.3.4 重视大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 第40页 |
2.4 景观设施中传统元素的表达手法 | 第40-44页 |
2.4.1 传统形象的模拟——象形手法 | 第41页 |
2.4.2 历史的述说——“历史主义”手法 | 第41-42页 |
2.4.3 过往生活的重现——叙事性手法 | 第42-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文化创意园区中景观设施对传统表达的分析 | 第45-60页 |
3.1 景观设施中包含传统元素的细部分析 | 第45-49页 |
3.1.1 造型类 | 第45-46页 |
3.1.2 材料类 | 第46页 |
3.1.3 图案文字类 | 第46-48页 |
3.1.4 色彩类 | 第48页 |
3.1.5 历史文化类 | 第48-49页 |
3.2 景观设施中传统元素的构成及应用法则 | 第49-59页 |
3.2.1 造型 | 第49-52页 |
3.2.2 材料肌理 | 第52-56页 |
3.2.3 色彩 | 第56-58页 |
3.2.4 应用法则 | 第58-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游客行为与园区中景观设施关联性的分析 | 第60-81页 |
4.1 调研区域概况 | 第60页 |
4.2 宽窄巷子的地域性分析 | 第60-61页 |
4.2.1 地理 | 第60页 |
4.2.2 建筑特色 | 第60页 |
4.2.3 城市氛围 | 第60-61页 |
4.3 宽窄巷子的文化性分析 | 第61-62页 |
4.3.1 川西文化 | 第61页 |
4.3.2 川西民俗文化 | 第61-62页 |
4.4 调研计划 | 第62-63页 |
4.4.1 调研选取的范围 | 第62页 |
4.4.2 调研方式 | 第62-63页 |
4.4.3 调研对象的选取 | 第63页 |
4.5 基于行为观察的分析 | 第63-72页 |
4.5.1. 标志设施分析 | 第67-69页 |
4.5.2. 景观小品分析 | 第69页 |
4.5.3. 行为艺术分析 | 第69-70页 |
4.5.4. 服务设施分析 | 第70页 |
4.5.5. 休息设施分析 | 第70-71页 |
4.5.6. 整体性分析 | 第71-72页 |
4.6 基于SD法的宽窄巷子景观设施评价分析 | 第72-75页 |
4.6.1 调研的概要 | 第72页 |
4.6.2 评价分析 | 第72-75页 |
4.7 基于因子分析对宽窄巷子中景观设施的评价分析 | 第75-80页 |
4.7.1 因子分析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4.7.2 kmo指数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 第76-77页 |
4.7.3 因子分析共同度 | 第77页 |
4.7.4 因子解释总方差 | 第77-78页 |
4.7.5 影响因子的提取 | 第78-8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传统元素在景观设施中合理表达的实例分析 | 第81-92页 |
5.1 标识设施 | 第81-83页 |
5.1.1 “宽窄巷”园区标志 | 第81-82页 |
5.1.2 公共指示路牌 | 第82页 |
5.1.3 店铺招牌 | 第82-83页 |
5.2 服务设施 | 第83-85页 |
5.2.1. 售卖亭 | 第83-84页 |
5.2.2 垃圾桶 | 第84页 |
5.2.3 公共卫生间 | 第84页 |
5.2.4 广告栏 | 第84-85页 |
5.2.5 邮筒 | 第85页 |
5.3 景观小品设施 | 第85-88页 |
5.3.1 雕塑 | 第85-86页 |
5.3.2 植物景观 | 第86-87页 |
5.3.3 文化墙 | 第87-88页 |
5.4 照明设施 | 第88页 |
5.5 休息设施 | 第88-90页 |
5.6 铺装和建筑装饰 | 第90页 |
5.7 其他 | 第90-9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2-96页 |
6.1 各章内容小结 | 第92-93页 |
6.2 全文研究结论总结 | 第93-95页 |
6.2.1 传统元素归纳和利用 | 第93页 |
6.2.2 景观设施的设计原则及传统元素表达手法 | 第93-94页 |
6.2.3 传统元素的表达及效果评价 | 第94页 |
6.2.4 实例分析设计手法 | 第94-95页 |
6.3 今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8页 |